【大公報訊】記者陳詠賢、黃裕慶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首次於國會發表演說,雖然新意欠奉,惟其言論刺激美元走強,令亞洲貨幣受壓。截至昨晚8時30分,港匯於7.7630附近徘徊,是去年12月21日以來最低;人民幣離岸價(CNH)見6.8723,每百港元兌CNH則為88.53,兩者同為2月13日以來最低水平。
受特朗普言論帶動,美匯指數上升至101.85,是1月11日以來高位。由於美元走強,CNH昨一度下挫至6.8744元人民幣兌1美元,按日跌232點子;港匯窄幅波動,最低曾見7.7638,按日微跌13點子。
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表示,特朗普重申推行減稅措施和增加基建,惟未有具體細節,預料美元升勢有限;相對而言,市場對美國可能於月內加息的預期升溫(機會率達80%),對亞洲貨幣的影響更大。美聯儲將於3月14日至15日期間(美國當地時間)舉行議息會議,會後設有記者會。
美元一旦走強,將令人民幣承受更大貶值壓力。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今年人民幣匯價波動和資金外流的情況較去年得以緩和,年初至今,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已有所回升,然而匯率穩定需時,貶值預期仍在,預計人民幣兌每美元在年底前將貶至7.1水平。
他續說,中國資金外流的情況亦趨穩,近月流出外匯保持在500億至600億美元,即使中國外匯儲備跌破3萬億美元亦非大事。他解釋,當國內與國際間的利差收窄,國內企業往外找投資機會等,都會令資金外流,即使資金出現淨流出亦屬正常外貿情況,政府需要處理的是市場對貶值的恐慌,應加強與市場的溝通。
內地兩會舉行在即,朱海斌表示,中央今年仍會繼續「去產能」,預期國企數目會減少,或推動地方國企證券化,和落實關閉殭屍企業;繼去產能後,今年將為「去槓桿」的一年,相信去槓桿措施會較去年明顯。
渣打香港發表報告認為,中國今年或將經濟增長目標設於6.5%左右,而財政赤字可能提高至GDP的3.5%,以抵銷貨幣政策溫和收緊所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