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京東金融上市之路再進一步。昨日有內媒報道,京東金融將於近期完成私有化交易,公司估值達500億元(人民幣,下同)。分析指出,此輪私有化旨在引入中資股東,將京東金融轉變為一家純內資公司,以便在國內申請金融牌照及資本運作,同時也是為回國上市鋪路。
京東集團(NASDAQ: JD)在2016年三季度的財報中曾披露,董事會批准京東集團出讓其持有的京東金融的股份。京東金融CEO陳生強也在公開場合表示,「如不出意外,2017年我們將實現從集團獨立分拆。」
不失控制權 引入中資資本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金融的A輪融資即以人民幣計價,此番又欲拆解VIE架構(可變利益實體),惹來外界對其上市A股的猜測。去年底網上又有疑似京東金融私有化計劃流出,顯示公司下一步將註冊地遷址新疆,通過IPO行政綠色通道謀求登陸A股。但官方回應,目前暫無上市時間表。
《第一財經》昨日援引多名知情人士確認,京東金融即將完成私有化交易。有公司管理層人士透露,私有化的目標明確,京東金融希望在不失去控制權的情況下,引入一些中資股東,尤其一些國字頭資本,意在獲取更多政策支持和便利,短期內便於發展業務,長期來看也是為上市考慮。
另有分析人士指,完成私有化交易後,京東集團將不再擁有京東金融的法律所有權或有效控制權,後者將成為一家純內資公司,方便其在國內申請金融牌照及資本運作。當年為了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在港股上市的阿里巴巴曾單方面將支付寶所有權轉移至一家馬雲控股的內資公司。
京東金融去年一月份完成66.5億元的A輪融資,當時整體估值達466.5億元。而京東金融從未披露過盈利狀況,據京東集團去年三季度財報,京東金融、技術研發及海外業務等虧損合計約三億元。另有消息稱,京東金融去年交易總額和營業收入的複合增長率超過100%,但仍處虧損狀態,公司爭取在2017年扭虧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