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圖:鄧竟成表示,香港參與承辦全運會賽事,不僅有助打造運動城市、文體城市等多元形象,更全面提升了本港舉辦大型活動的能力與地位。\大公報記者蔡文豪攝;右圖:各項賽事對場地的要求都有差別,例如手球賽事對燈光的位置就與羽毛球不同,園方要因應需要而作出調整。
全國各地的頂尖運動員雲集粵港澳三地,競逐全運會各項賽事的殊榮,當中香港賽區是首次承辦全運會賽事。今年開幕的啟德體育園作為賽事承辦場地之一,半年前已開始各項測試,其間有廣東省專家來港指導,包括入場安排、安保、裁判、藥檢等細節,以及燈光設施角度、連續賽事期間的草皮保養等,確保符合全運會要求,目前各競賽場館已準備就緒,手球等賽事更已順利開展。
啟德體育園總監鄧竟成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此次三地合辦的全運會不僅是一場體育盛事,更是粵港澳大灣區體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契機,「不僅讓我們香港的運動員得以在主場環境中參與各類賽事,獲得更多寶貴的競賽機會,最重要的是,讓國家和世界看到香港舉辦大型活動的能力和地位。」\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
草皮狀態佳 球員高度評價
香港賽區在本屆全運會將承辦擊劍、男子手球、七人制橄欖球等八個競賽項目,以及一個群眾賽事活動項目。鄧竟成介紹,為符合全運會賽事需求,園方在半年前已展開測試,當中不斷與國家體育總局溝通,亦有廣東省專家來港指導準備工作,協助本港達成全運會香港項目的所需要求,從場地設施的比賽標準,到觀眾入場安排、安保規劃、裁判調度、藥檢執行等諸多層面,務求符合所有規範。
為符合全運會要求,體育園更因應各項賽事的特點做出調整,鄧竟成以手球賽事為例,其燈光要求較為特殊,「我們在調試時發現,運動員在比賽中跳高擲球、彎腰時眼望到的角度,與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運動的視線需求都有所不同,因此我們需要在投射燈光方面滿足不同的要求規格,以達到賽事標準。」
主場館中央的草皮狀況,向來是賽事順利進行的關鍵。負責體育園主場館草皮部分的啟德體育園營運經理范偉華向《大公報》表示,目前比賽場地使用的混合草皮已達到國際賽事標準,「這款混合草皮有95%是百慕達真草、5%是人造草,既保留了天然草皮的舒適觸感,又提升耐用性,整個草皮事先在珠海苗圃種植後,才搬運來港鋪設,經國際認證可承接各類高水平的體育賽事。」
范偉華說,為應對全運會期間密集的賽事安排,草皮養護團隊制定了維護保養計劃,包括安排好賽事期間的剪草、梳草、控水等流程,以及根據不同賽事調整草皮高度,「最重要的是球員與草皮間的互動,而草的長度直接影響球的速度,以及球員踏上去的體驗,例如足球比賽草長較短,僅幾厘米,欖球則可以略高,確保球員的奔跑、轉身等動作不受影響。」同時依託場館的可開合上蓋及LED補光系統,即使面對可能出現的惡劣天氣及光照不足,草皮也能保持最佳狀態。他提到,草皮在近期結束的15人欖球賽後,也獲得球員們的高度評價,「通過比賽可見,無論是激烈的『鬥牛』對抗,或是快速轉身等動作,草皮都能為球員提供足夠的抓地力。」
開園以來接待近150萬觀眾
對於賽事門票銷售情況,鄧竟成表示,決賽階段會有「滿堂紅」。他又指出,啟德體育園未來希望吸引更多國際賽事,「現在體育園的活動統籌已排到2027年,不論是體育競賽或演唱會、文化表演等活動,往往需要一年以上的籌備時間,因此必須提前與場地方溝通協調各項需求,確保萬無一失。」
鄧竟成說,啟德體育園自今年3月1日正式開幕以來,已累計接待近150萬名觀眾,成功舉辦足球、欖球等多項國際賽事及大型演唱會,積累了豐富的運營經驗,也驗證了場館的綜合承辦能力。
鄧竟成表示,香港參與承辦全運會賽事,「不僅有助於香港打造運動城市、文體城市等多元形象,更全面提升了本港舉辦大型活動的能力與地位。與此同時,香港運動員得以在主場環境參與各類賽事,獲得更多寶貴的競賽機會。」他強調,體育園團隊將全力以赴,確保全運會香港賽區各項賽事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