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天使在細節/張智威

時間:2017-02-27 03:15:43來源:大公網

  滙豐控股(00005)於上周二公布2016年度業績,成績遜預期,股價隨即大跌超過5%,但今次筆者並非談論其業績優劣,而是有關回購的安排。

  在業績發布會上,滙控公布動用10億美元作為額外股份回購計劃,並預期將於2017年上半年完成。很多投資者一聽到10億美元的回購金額,立刻表示很失望,理由是今次的回購金額大縮60%,大大削弱回購的影響力。

  若然投資者細看當中的細節,便會發現兩次回購計劃,是有很大的分別(當然並非指金額上的差別)。去年第一次回購計劃,回購後的股份是以庫存的方式持有,日後若集團認為股價夠高或公司需要資金,有權出售回購得來的股份,並再次流回市場(雖然機會不大,但世事難料,雷曼兄弟也有可能倒閉,股票市場無奇不有)。所以雖然動用了25億美元作為額外股份回購,能有助提升股價,但同時亦埋下了一個不明朗因素。

  反之,雖然今次集團只是動用了10億美元回購,但回購得來的股份會作註銷,而非以庫存的方式持有。其好處有二。第一,股份註銷後減少了已發行的股份基礎,變相增加了每股盈利,加上今次業績中的一次性項目撇帳,為日後業績盈利打好根基,故對未來季度業績有一定的正向作用。第二,2012至2015年財政年度滙控的末期息分別為18美仙、19美仙、20美仙及21美仙,但今次2016年的末期息卻維持21美仙,即沒有增長。但因着已發行的股份基礎減少,日後增加派息的機會亦因此而增加。

  業績公布後翌日,集團隨即開始了回購行動,於倫敦交易所買入411.3萬股普通股,並作註銷。相信其影響力會漸漸浮現,投資者拭目以待。筆者持有滙豐控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