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綠地控股(600606)周日宣布,日前已與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啟動戰略合作,雙方擬在航運物流、物流地產開發、金融等產業領域開展全面合作。綠地控股集團董事長、總裁張玉良透露,首批合作項目有望落地包括美國、希臘等海外國家,及上海、武漢、天津、廣州等內地主要港口城市。
依據協議,兩家公司將整合各自優勢,重點在金融、物流產業地產開發、物流與消費產業鏈整合等領域開展合作。其中,產業地產及城市更新項目開發方面,雙方將在全國主要城市獲取土地建設物流地產項目進行開發,探索城市產業轉型發展中老廠房等工業工地的改造利用。此外,兩家公司還將發揮各自所在領域的行業優勢,創新存量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充分利用現有工業遺存,綜合運用節能和新能源技術,打造具有工業文化特質的綜合性改造示範項目。
設立全球碼頭基金
據介紹,物流與消費產業鏈整合方面,雙方擬在商品運輸、倉儲物流配送中心、商品配送系統等方面,達成物流供應鏈長期合作。
至於金融合作方面,擬合作設立產業基金,中遠海運計劃發起成立「全球碼頭基金」,用以投資收購全球範圍內的優質碼頭及周邊資產,綠地則擬作為基石投資者參與其中,並與中遠海運合作投建相關物業資產。此外,雙方擬共同發起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產業基金,參與國內外尤其是「一帶一路」地區項目建設,並擬在股權投資領域開展深入合作。
張玉良表示,綠地將2017年定位為「加快培育和形成新格局、新動能、新優勢的關鍵一年」,力求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實現10%至15%的目標增長。他並介紹,目前綠地已逐漸形成了多種全新的組合型商業模式,形成「『投資』加『基建』加『產業』加『新城』」的綜合投資模式,實現「大基建」向「大投資」的升級;另一方面,通過G-super的全國化布局,「進口商品直銷+地產開發」已成為綠地在區域中心城市迅速啟動商業體運營的標配模式,而隨着地鐵PPP項目的正式落地,「『地鐵』加『物業』」模式,則為綠地房地產主業和基建發展拓展更大空間。
公開資料顯示,中遠海運是現時全球最大的航運企業,目前經營船隊規模達8532萬載重噸,在航運、碼頭物流和修造船領域居於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