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內險走強成因淺析\富途證券行政總裁 鄔必偉

時間:2017-02-11 03:16:19來源:大公網

  春節過後,港股市場走勢強勁,特別是內險股大幅走強,多隻個股創出近一年新高。是什麼原因導致香港的內險股這種走勢?後續到底會如何演變,筆者嘗試做一個簡單分析。

  首先,筆者認為是基本面業績驅動。2016年前11個月,中國保險保費收入按年上升29%到近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財險和壽險的增長分別是10%和39%,而且,預期今年會繼續較快增長。

  其次,去年九月份,保監會宣布允許內地合資格保險公司直接參與滬港通計劃,預計此舉吸引2000億元資金進入香港市場,並提高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

  第三,資金利率進入上升周期,使得對保險股收益率大幅改善有預期,央行在今年二月三日分別上調了逆回購,以及SLF(常備借貸便利)利率10個基點,被業界認為是變相加息。貨幣政策明顯開始收緊,這必然導致資金利率進入上行周期,這會影響保險資金債權投資的回報率,使得新增投資和再投資的收益率提高。

  第四,隨着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2.64%上行到3.42%,可以看出,自2015年以來的所謂資產荒得到很大緩解,這亦使得長期低利率預期消失,同時讓制約保險股上漲的因素大幅減弱。外界預期保險企業今年收益率有望達到5%左右,考慮到負債成本下降、利差改善的因素,險企利潤增速有望轉正。

  業績分紅機構搶籌

  第五,社保基金入市已經是箭在弦上了,而對於風險偏好相對較低的養老金來說,目前處於低位的保險股肯定是相當好的選擇啊。隨着對保險公司業績改善預期的加強,會加速養老金的入市速度,變相推動保險板塊上漲。

  第六,市場對於今年A股與港股行情都較為看好,這使得在股市參與度越來越高的險企收益預期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別是在特朗普上任美國總統以後,準備大幅放鬆金融監管,使得美國金融板塊整體上揚,帶動了全球金融板塊出現明顯漲幅,同時也推動了相對估值低的香港內險股行情。

  最後,由於馬上要進入年報分紅期,港股銀行、保險板塊明顯有機構搶籌做高分紅行情,而港股估值低,成交相對較小,一旦資金進入,上漲就成為唯一路徑。

  港股市場是以機構為主的市場,我們判斷,此輪保險板塊上漲一定是以中外機構為主力買起的,但從滬港通南下資金來看,內地普通投資者買入的積極性也很高。所以,我們預期,資金一旦進入這種大藍籌板塊,那麼一定是一個中期的上漲行情,因此建議大家對於港股的後市,對於內險股的後市要有信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