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國台辦:「大罷免」結果表明「台獨」分裂必敗

時間:2025-08-25 05:02:08來源:大公报

  【大公報訊】據新華社報道:國務院台辦發言人朱鳳蓮24日就台民意代表「大罷免」第二輪投票結果答記者問。

  有記者問:8月23日,台灣民意代表「大罷免」進行第二輪投票,國民黨守住全部席位。請問對於投票結果有何評論?

  台民意對賴當局投下不信任票

  朱鳳蓮表示,我們注意到了有關情況。繼7月26日首輪投票後,台灣民眾再次對民進黨打壓異己、撕裂社會的惡鬥鬧劇說「不」。這充分表明,任何「台獨」分裂和政治操弄都不得人心,必然失敗。

  另據中新社報道:由民進黨支持者發起、針對31位中國國民黨籍民意代表及新竹市市長高虹安的兩輪「大罷免」23日落幕,32項「罷免案」均未通過。台灣輿論認為,「大罷免」大失敗顯示主流民意對民進黨當局投下不信任票。

  《聯合報》24日社論指出,民進黨當局企圖用「大罷免」沒收在野力量在立法機構的席次,以進行擴權。然而,7月26日和8月23日兩場投票結果表明,台灣民眾以無比清醒的意志擋下了執政當局的狂妄。

  23日開票過程中,7件「罷免案」票數均為「不同意」票一路領先。前述社論認為,第二輪罷免全數未通過並不令人意外。首輪「大罷免」失敗後,民進黨當局並未表示反省和歉意,反而一意孤行,導致民眾反感升溫。

  《中國時報》社論表示,連續兩次投票結果清楚表達民意對「大罷免」和民進黨的不支持。台灣當前面臨關稅談判、天災頻仍、經濟疲軟、詐騙橫行等挑戰,然而民進黨當局一年多來最在乎的是「打掉雜質」「削弱在野」,把所有資源和注意力放在政治清算。其殘缺的所謂「十講」換來的並非團結,而是更深的撕裂。社論指,民進黨當局應尊重多數民意,調整錯誤政策,推動兩岸關係走向和平,盡速恢復交流對話。

  台學者籲民進黨推動兩岸交流

  多位反罷成功的台灣民意代表也呼籲,民進黨當局應停止空轉內耗,務實應對經濟民生議題。第二輪罷免名單中,江啟臣的「不同意」得票率達67.26%,他表示,台灣民眾關心的是民生經濟,而非選舉,呼籲民進黨當局在「大罷免」失敗後徹底檢討;楊瓊瓔說,過去一年,台灣社會充斥着撕裂與仇恨,民進黨當局需盡速回歸治理正軌;顏寬恒表示,投票結果表明台灣民眾反對民進黨當局的「雙標」和霸道,當務之急是拚經濟、顧民生。

  台灣學者認為,罷免結果亦顯示民進黨當局的「抗中」牌逐漸失效。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兼任教授趙建民表示,民進黨借「抗中」獲取巨大政治利益,卻將台灣帶向危險。「抗中保台」在其頻繁、氾濫使用下已成為失敗的政策。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認為,當局應推動兩岸逐步恢復正常、雙向、多元的交流,從而化解分歧。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