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浙江行之8/港生走進網紅村 探尋城鄉共富密碼

時間:2025-08-28 05:02:45來源:大公报

  左圖:鞍山村的年輕商戶接受傳媒學子們採訪,分享創業歷程。右圖:走進綠意盎然的鞍山村,傳媒學子們用鏡頭記錄富有特色的鄉村美景,感受「兩山論」引領下的城鄉共富密碼。\大公報實習記者崔興林攝

  盛夏時節,浙江寧波江北區洪塘街道鞍山村綠意盎然,今年新開業的第六家村咖「半邊咖啡館」,為村民遊客休閒提供一個新去處。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來到浙江安吉余村,首次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鞍山村在「兩山論」指導下建設鄉村,目前通過「天使工位」項目,即提供創業青年為期3個月的「工位」免費使用權,和其他配套措施,已吸引百餘名年輕創業者「進村辦公」,休閒產業邁向多元化發展,網紅村魅力更上層樓。

  8月8日,「2025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浙江行」的傳媒學子們走進鞍山村,共同探索這個美麗鄉村在「八八戰略」和「千萬工程」引領下的特色共富密碼。

  大公報實習記者 崔興林、張唯一寧波報道

  鞍山村東靠保國寺,北接北山遊步道,西連蓀湖景區,從寧波市中心三江口開車半小時即可到達。村內青磚黛瓦、綠樹環繞,宛如古樸水墨畫。多年前,這裏就成了網紅村,不少村民靠經營農家樂和民宿致富。一走進村子,村黨總支書記鄔明忠便自豪地介紹起來:「村子環境好,交通也方便,已經吸引了百餘名年輕創業者『進村辦公』,熱鬧得很!」

  奔赴小康 經濟生態融合發展

  「鞍山村以前和江北區的其他村莊一樣,是寧波市區的米袋子、菜籃子。」鄔明忠坦言,現在農田大多由種糧大戶負責耕種,菜籃子功能日益弱化。如何帶領村民致富奔小康,是擺在黨支部村委會面前的一個難題。「從要我整治到我要整治,是鞍山村發展邁出的重要一步!」在區、街道的支持下,村裏請了設計師進行村莊整體規劃,參照保國寺的建築風格,在農戶自願的前提下,對540處房屋進行了外牆面統一粉刷和仿古屋頂等改造,馬頭牆、女兒牆、白牆青瓦成了鞍山村的新名片。

  「經過幾年的努力,特色農業、農家樂、茶室、民宿等新業態組成了鞍山村完整的休閒產業鏈。」鄔明忠感慨道,「隨着生產、生活、生態功能的融合和拓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通道已被打開,村莊經濟新的增長點水到渠成。」

  「為創業青年提供太友好的環境了!」

  寓意吉祥的醒獅饅頭、可以轉動的摩天輪饅頭、芋泥夾心的仿真芋頭饅頭……這些非常有「型」的小吃全出自「饅有趣」麵點工坊主理人遲婷婷之手。站在鞍山村「雲上鞍山.共富工坊」的「天使工位」旁,這位80後的創業者笑着與港生們分享了她的創業歷程。

  今年3月初,一則「鞍山共創造夢空間合夥人」的招募令被發布在社交媒體上。該招募令指出,將在工坊原有功能的基礎上,創設「天使工位」,向懷揣創業夢想,嚮往鄉野辦公但為創業空間發愁的創業青年提供為期3個月的「工位」免費使用權,讓青年大膽「造夢」。

  招募令一經發出,各路青年踴躍報名,包括非遺手作、快遞電商、直播帶貨等。「沒想到我的項目一下子便通過考核,成為了首位造夢合夥人。」遲婷婷笑着回憶道,當她帶着自己改良的中式麵點再次來到鞍山村時,發現舖位連基礎裝修都做好了,幾乎實現了拎包入駐。「為我們創業青年提供了太友好的環境了!」遲婷婷說。

  不斷開闢新場景 預約單接到手軟

  2022年4月,鞍山村黨總支牽頭成立鞍山村鄉村振興發展有限公司,緊盯「土地、空間、生態」三大資源,專做「收與租、新與舊、進與出」三件要事,不斷挖掘田園營地、戶外徒步、農事體驗、咖啡酒館等農文旅融合新場景,構建鄉村「吃住行遊購娛」更長產業鏈。

  如今,新老村民之間不僅是租客和房東的關係,更是合作夥伴。村裏文創品牌用的大米、手工花彫酒、手工團扇等都來自村民,年輕創客則負責品牌創意和設計。村民鄭海珊釀了大半輩子酒,以前在家門口賣,自從有了品牌,還能網上銷售,再也不用發愁銷路了。「這兩年,村裏企業多了,預約單接到手軟,『新村民』、外地遊客都有。」經營農家樂9年的村民蔣秀飛笑着告訴港生們,「現在想來我的農家樂吃飯都要提前半個月預約。」

  「2024年,村裏接待遊客超40萬人次,鄉村旅遊收入超1500萬元。」鄔明忠驕傲地說,「未來村民們在家門口就可以實現創業就業,而以就地就業、新項目崗位工資為代表的工資性收入,將逐漸成為村民的另一大收入來源。真正實現產業升級、人才回歸,最終實現整村提升。」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