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新華社的文章指出,央行近來的貨幣政策操作,愈來愈集中在銀行間貨幣市場。貨幣政策未來的取向,開年已經非常鮮明。在關注短期政策變化的同時,不能忽略長期制度建設。在中國貨幣政策不斷根據形勢變化進行預調微調的同時,一個新的貨幣政策框架體系正在成形。
新華社日前發布題為「開年貨幣市場操作利率上調預示什麼」的文章。文中提到,這次央行「出手」的對象是存在於銀行等金融機構之間的貨幣市場,而不是直接影響公眾和實體企業的存貸款領域。
央行近來的貨幣政策操作,愈來愈集中在銀行間貨幣市場。在這個市場上,央行通過多種方式向需要流動性的金融機構提供資金,而操作利率就是金融機構獲得資金的成本。逆回購是央行每個工作日進行的公開市場操作,而常備借貸便利(SLF)和中期借貸便利(MLF)是央行對金融機構進行的「一對一」操作,提供的資金期限從隔夜到1年不等。
文中表明,儘管貨幣市場利率對實體經濟和百姓生活的影響是間接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一操作仍釋放出明確的政策性信號。2017年無論是經濟還是金融,最突出的難點是充滿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