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北京觀察/展期利好預期 相向才能雙贏\馬浩亮

時間:2025-07-31 05:02:43來源:大公报

  7月29日,三件關乎中美經貿乃至全球經濟的事情,幾乎同步發生。一是中美新一輪經貿會談,就繼續推動暫停關稅戰相關措施展期達成共識。二是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代表團訪華,廣泛會晤中國工信部、貿促會等部門。三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調對中國經濟今年增幅預期,同時警告受美國貿易政策影響,世界經濟仍較脆弱。

  正如IMF所指出的,由於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較高、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財政脆弱性加劇等多重因素疊加,加劇經濟下行風險,各經濟體務實合作、減少貿易和投資壁壘至關重要。從日內瓦,到倫敦,再到斯德哥爾摩,三次會談磋商推動關稅戰降溫,顯示了中美通過對話管控分歧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此次斯德哥爾摩會談,推進「休戰」展期90天,這一富有彈性的安排,仍為未來達成協議開闢了想像空間,有利於增強各方信心和預期。不過,半年來,世界已經充分領教了美國善變。破解問題的癥結,仍在於回歸理性、管住任性,構建清晰透明的貿易框架,來減低不確定性。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代表團此次訪華,是今年4月特朗普發動關稅戰以來,中國迎來的最大規模美國商界陣容,囊括蘋果、波音、奧的斯、賽默飛世爾、聯邦快遞等許多跨國巨頭。而在7月中旬舉行的第三屆鏈博會,參展美企數量較之上屆增長15%,位列各國之首。這都反映了美企對於中國市場和經濟前景的繼續看好。

  7月3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繼續強調「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在地緣衝突加劇、全球供應鏈重構的關鍵時刻,中國頂住保護主義的壓力,以更加主動的姿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成為全球貿易的「穩定器」。相向而行、實現雙贏才是中美經濟的優選項,抱持零和博弈、單邊優先,必然兩敗俱傷。「24%」和「90天」不應是常態,也非長遠之計,而只應是合作進程中的一個緩衝期。摒棄成見,擴大共識,美方與華相向而行,中美經濟完全可以走出一條「在發展中實現動態平衡」的雙贏共存之路。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