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央行六年首升政策利率控信貸

時間:2017-01-25 03:16:29來源:大公網

  圖:分析認為,央行大概率會上調未來公開市場操作利率 中新社

  中國央行昨日開展共2455億元(人民幣,下同)的6個月及1年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同時,並上調其中標利率10個基點。這是MLF操作歷史上首次上調利率,也是政策利率近六年來首次上調。分析指出,MLF利率逐漸符合作為政策性利率的要求,其首次上調旨在控信貸、去槓桿,並向市場傳遞貨幣政策仍是中性偏緊的信號。渣打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師丁爽預期,央行不會降息或降準,但在年內會進一步上調政策性利率20個基點。/大公報記者 海巖 彭巧容

  統計顯示,今年1月MLF到期規模為4355億元,到期日分別在1月13日至21日。

  央行昨日表示,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基本穩定,結合近期MLF到期情況,對22家金融機構開展MLF操作。其中6個月品種1385億元;1年期品種1070億元,中標利率分別為2.95%及3.1%,均較上期上升10個基點。

  金融去槓桿勢在必行

  央行在2014年9月創造MLF的政策性工具。最近一次調整MLF利率在去年2月19日,將六個月和一年期品種的利率分別下調至2.83%和3%。而此次可說是MLF首次上調利率。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研究員明明分析,MLF操作利率上調的四大原因:一是經濟復甦迎暖春,為政策利率上調提供條件;二是短期利率保持高位,政策利率順勢上升;三是去槓桿和控制地產泡沫有必要引導利率適當上行;四是美聯儲鷹派依舊,中美利差面臨挑戰。

  明明認為,過去中國中長期利率基準以存貸利率為標尺,在存貸利率放開後需要重新確立的政策利率為基準。而1年期MLF利率正逐漸符合政策性利率的要求。  

  明明並指出,一年期存貸款利率最後一次上調在2011年7月,所以是次MLF利率上調可視為政策利率近六年來首次上調。當前的貨幣政策正通過加強1年期MLF利率基準作用方式來調節貨幣閘門。

  央行上周祭出向幾家大型銀行展開28天期的臨時流動性便利操作,有部分人士認為是市場寬鬆的信號。

  中信建投的點評明確,央行此次提高MLF利率,更重要的是向市場表明維持貨幣政策取向的態度。金融去槓桿勢在必行。

  中金公司的報告稱,是次是貨幣當局釋放收緊信號來對信貸增速和金融槓桿進行調控。是次提升MLF利率可能與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上漲引發貨幣當局對通脹壓力的擔心以及年底年初信貸投放過快有關。

  招商證券分析師徐寒飛更直指,MLF加息或因本月商業銀行信貸可能放出歷史天量。希望藉此引導商業銀行預期並警告商業銀行,若不平穩投放信號或控制信貸規模,很可能會面臨更為劇烈的調控。近日有消息稱本月新增人民幣貸款或超過去年1月的2.51萬億元。

  本月放貸或超2.5萬億新高

  光大證券也指出,在推出臨時流動性便利後,市場並不缺錢,但近期市場利率持續上升,近期銀行1年期可轉讓定期存單利率顯著上升,1月22日已上升至4.00%可轉讓定期存單,因此央行小幅提高MLF利率也避免商業銀行過度套利。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坦言,MLF利率上調不會是孤立事件,認為央行大概率會上調未來公開市場操作利率。

  丁爽預計,央行今年內可能會再將包括MLF、常設借貸便利(SLF)、抵押補充貸款(PSL)和逆回購利率的政策利率調升20個基點,並認為央行不會下調存貸基準利率及存款準備金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