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益地產總裁 汪敦敬
筆者也多年支持「樓市辣招」,但卻從來不認同樓價會因「出招」而下跌,因為辣招對市場是鞏固強化的作用。當然,有人說樓市辣招愈出、樓價就愈升,這種說法未必完全合適,等於說消防員去救火之後火勢升級,難道是消防員令火勢更大嗎?
我支持辣招是因為有關政策可應付環球量化貨幣的資金巨浪,我們要認清一個事實,就是樓價上升是因為環球貨幣量化。但用QE出來的錢是有代價的,這不是依市場需求而額外衍生的每一分金錢,我們用了都會製造泡沫,這些錢到了最後都會被原來量化的國家收回,並因此而引起市場泡沫爆破。這就是所謂「剪羊毛」了!所以一開始量化貨幣就是一場貨幣戰爭,攻方QE,守方反QE。防守一方若失敗,股票樓價必大起,然後是泡沫爆破;防守成功者,雖然短期冰封了市場成交,但是QE的錢也會囤積在M3資金池上,結果樓價最終升不停。
QE是有關政府配合債券買賣,一方面可透過市場成交將本來近乎虛擬的錢變為現實中的資金。錢注入銀行後低息借出,令市場購買力大增。但投資者借了錢獲利後,亦會將錢放回銀行,於是銀行便再將這筆錢借出去。QE這分量只要能推動大市,資金便可以不斷循環借貸,直至爆破為止。守方要找方法去破解這魔咒,必須破壞及打斷QE循環增大的滾雪球借貸。對!只要令成交大減,借貸膨脹便中斷,魔咒就會失效。樓市辣招正完全符合以上需要了。
睇市風險愈來愈高
很多專家甚至消費者都用經濟周期來盤算樓市谷底,結果都是評錯樓市或者錯過了入市時機。過往的經濟周期其實是「剪羊毛」的表象,如「剪羊毛」不存在,人為的經濟周期就未必會出現,泡沫形成的經濟周期並不是市場的本質,其實是人為的陷阱。當然,未來的經濟周期應該以量化貨幣為依歸,量化貨幣始終會有完結的一日,掌握這個周期是務實得多。用家請記住,國際局勢波譎雲詭,如果要買樓自住不應該再睇市了,應該量力而為,合乎目的及能量力而為就入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