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兵咸中國及香港企業融資部主管合夥人黃耀和(左),中國及香港企業併購服務主管合夥人鮑德暐(右)。大公報記者記者陳詠賢攝
大公網1月12日訊(記者陳詠賢)羅兵咸永道報告顯示,中國併購市場的交易金額及數量於2016年再創新高,交易總金額上升11%至7700億美元,總數升21%至1.14萬宗;而中國內地企業的海外併購投資金額,錄得近2.5倍的增幅,其中有51宗大額海外投資金額超過10億美元,較2015年增加逾1.5倍。
羅兵咸中國及香港企業併購服務主管合夥人鮑德暐表示,中國國內併購和入境併購的大宗交易,由2015年的68宗減少至2016年的36宗,主要因為內地戰略投資者將目光轉向海外投資;國內併購市場中,房地產行業併購增長較顯著,而金融及高科技行業併購則有回落。
展望2017年,該行認為今年中國併購市場的整體交易金額及數量,會接近或稍低於去年水平,因內地政府為控制資金外流,或延長外匯出境審批時間,將延緩內地企業的海外併購進程。鮑德暐表示,相信內地對資金外流的控制屬短暫措施,加上內地企業向外併購的興趣及需求強勁,料2018年海外併購會再創新高。
羅兵咸中國及香港企業融資部主管合夥人黃耀和表示,海外併購市場屬全球競標活動,假如內地企業的資金出境受阻,令能否完成交易變得不明朗。但他認為,內地政府仍鼓勵具長遠戰略價值的行業向外併購,行業如新能源、環保技術及金融業等今年的併購仍會繼續;而非戰略性或及估值偏高的行業,如房地產、零售及文娛產業等向外併購會較難。
黃耀和又指,雖人民幣貶值,或令海外併購的成本增加,但相信內地企業為配合本身產業需要,如購入新技術和提升產能質素等,價格高低非主要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