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國築壩抗金融風險/谷運通

時間:2017-01-04 03:15:44來源:大公網

  圖:中國上個月人民幣加速貶值,近日有學者建議讓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分析認為此建議可保護三萬億美元外儲

  從去年11中旬至12月下旬,筆者參加了很多不同性質的2017年投資會議。主講宏觀經濟和策略的分析師,幾乎無人不擔憂,美國新一任總統特朗普,將對全球政經秩序帶來的破壞性衝擊,並將這種不確定性,列為今年最大的投資風險。

  隨着這個月中下旬特朗普正式上任的日子臨近,特朗普的政策也會逐漸明朗。不過,在未明朗之前,小心看護自己的投資荷包,應該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回想去年的今天,全球金融市場,因擔憂中國經濟放緩、人民幣匯率貶值而出現暴跌。而隨後的走勢表明,去年的二月初正是去年最佳的買入時機。應證了市場的一條鐵律:高風險高回報!

  今年不同的是,市場風險不僅僅涉及經濟,而且涉及政治,而且是大國之間的博弈。去年的風險,可以通過G20合作予以管控,今年面對的是全球政經秩序的被衝擊和被失衡。在這種預期下,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層面的決策,都不得不三思而行。對於個人投資者,受到資訊、能力的限制,要做出明智決定,十分不易。

  為化解特朗普衝擊,很多國家層面的應對政策已經展開。中國上個月人民幣加速貶值,近日有學者建議乾脆放棄保護人民幣匯率的政策,改為讓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個人覺得這是一項非常有建設性的建議,不僅可以保護三萬億美元外儲,不受無謂的損失。更重要的是,可以震懾華爾街和美國新執政者。

  外管局新規定,每年5萬美元的換匯額度,不得從事境外購房或投資股票,更是一個明確的信號:北京對今年的金融挑戰已心中有數。在風暴來臨之前,築壩防險,不失為明智之舉。

  市場方面,基於特朗普風險未完全釋放,大國之間的博弈尚無結果,年初的投資宜以防禦為主。雖然港股經歷了上個月大幅調整後,估值層面的吸引力大增,但美股的強勢始終是一種隱憂。個人會吸納一些以內地巿場為主的消費類股份,避開那些在中國生產同時出口美國市場的出口類股份。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