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二產就業負增長 PPI走勢背離CPI

時間:2017-01-03 03:15:53來源:大公網

  圖:二○一五年至今,CPI同比與PPI同比的走勢出現了明顯的背離,PPI同比經過下探後反彈呈「U形」路徑,而CPI同比保持相對平穩

  文|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興業研究副總裁 魯政委

  2016年1月至11月,中國PPI同比由-5.3%快速攀升至3.3%,PPI同比的提高引發了市場對CPI上漲的強烈預期。那麼,PPI同比與CPI同比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呢?

  從歷史數據上看,PPI同比與CPI同比走勢往往較為一致。但2015年至今,CPI同比與PPI同比的走勢卻出現了明顯的背離:PPI同比經過了下探後反彈的「U形」路徑,而CPI同比保持相對平穩。

  工業品價格長時間通縮

  如果觀察PPI的分項數據可以發現,PPI同比與CPI同比之間的失聯主要體現為生產資料PPI與CPI之間的失聯,而生活資料中的食品PPI走勢與CPI走勢仍然接近。這也反映出,生產資料價格與食品價格走勢的分歧,是導致目前PPI與CPI走勢背離的主要原因。

  1997年至今,食品CPI同比與全部工業品PPI同比走勢之間曾經出現過兩次明顯的背離:第一次背離發生在1998年下半年至2002年底;第二次背離發生在2014年底至今。比較兩個時段容易發現,這兩個時期都曾出現過工業品價格在較長時間內持續通縮的現象。因此,工業品價格長期通縮可能導致工業品價格與食品價格的失聯。

  工業領域通縮如何影響食品價格呢?在食品市場中,需求通常較為穩定,而供給的波動程度相對更大。在工業化過程中,農民需要在向工業轉移就業和繼續從事農業兩個選擇中權衡取捨。當工業繁榮時,農民可以轉向工業領域就業,以獲得更高的收入。為此,繼續從事農業的農民將要求更高的收入,以彌補其機會成本。農業勞動成本的上升將抬高食品價格,由此帶來生產資料價格與食品價格的同步變化。

  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縮減

  然而,當工業領域出現持續的通縮,工業所能吸納的就業量也相應減少。當農民不具有在工業領域就業的機會時,生產資料價格上漲不會導致務農機會成本的上升,因而不會抬高食品價格。而考慮到食品需求相對穩定且耕地等資源有限,農民工返鄉對食品整體供給的影響有限,不會導致食品價明顯下降。

  第二產業就業增速能夠進一步佐證我們的觀點。在全部工業品PPI和食品CPI走勢背離的兩個時期,都出現了第二產業就業人數的負增長。自1998年至2002年,第二產業就業人數平均同比增速為-1.06%。在此期間,僅1998年與2001年的第二產業就業人數同比分別出現0.32%和0.09%的微弱增長,其他年份增速均為負。2003年起,第二產業就業人數增速出現了明顯改善。同年,PPI與CPI之間聯繫也得到了修復。

  2013年起,第二產業就業人數再次出現負增長。2013年至2015年,第二產業就業人數年平均增速為-0.79%。第二產業吸收就業能力的弱化削弱了生產資料價格對食品價格的影響,導致PPI同比與CPI同比的走勢再次出現背離。

  因此,PPI與CPI之間的聯繫能否得到修復,取決於第二產業就業人數是否再次出現擴張。考慮到缺乏高頻的分行業就業數據,我們可以借助城鎮新增就業增速與製造業從業人員PMI兩個指標來判斷第二產業的就業情況。2016年11月,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累計同比增速為-0.16%。2016年前十一個月,製造業從業人員PMI也持續處於50以下。這意味着,第二產業就業可能還未有擴張的跡象。

  由此來看,PPI與CPI之間的失聯或將繼續存在。受翹尾因素和春節錯位的影響,2017年1月可能出現CPI同比的階段性高點,但這並不意味着PPI與CPI之間關聯的修復。2017年CPI同比在1月衝高後可能出現回落。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