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銀香港昨日收市報27.75元,相對2015年尾的23.121元,升幅高達20%
【大公報訊】回顧2016年,香港銀行業的經營環境未算理想,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統計數字,今年首11個月的銀行貸款增長只為5.3%(以年率化計算),表現未算標青。不過,在一眾銀行股之中,中銀香港(02388)的股價年內累升20%,躋身表現最佳股份的前十名,冠絕其他藍籌銀行股。
中銀香港昨日收市報27.75元,相對2015年尾的23.121元,升幅高達20%。德銀上周在報告中重申,在香港大型銀行之中,首選中銀香港,維持其「買入」投資評級和目標價30元不變。
定位區域性銀行
有見香港銀行業的業務增長空間有限,中銀香港及其母公司中國銀行(03988)未雨綢繆,早於2015年5月就中國銀行集團的業務和資產組合作審視,並宣布重大的業務重組計劃,把中行在東盟部分國家的銀行業務及資產重組並轉讓予中銀香港,務求將中銀香港的定位,由原來的一家香港本地銀行,轉型至區域性銀行。
今年以來,中銀香港在轉型至區域性銀行的過程中,取得良好進展。今年六月,中銀香港完成出售南洋商業銀行股權,錄得近300億元收益,為收購母行資產奠定良好基礎之餘,更派發特別股息回饋股東。及至十二月,中銀香港亦確認有意出售手上持有的集友銀行股權,在轉型之路再向前邁進一步。
抓住「一帶一路」機遇
另方面,中銀香港加緊拓展東南亞市場。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岳毅上周透過新聞稿表示,該行在已收購馬來西亞中國銀行的基礎上,正在穩步推進收購母行中國銀行泰國、印尼、菲律賓、越南及柬埔寨等東盟五國機構,中銀香港自設的文萊分行亦已正式開業。岳毅強調,中銀香港將抓住「一帶一路」、人民幣國際化、企業「走出去」等國家重大戰略所帶來的機遇,為股東創造更多價值。
長遠而言,德銀預期中銀香港的發展策略將帶來更多業務,相對本港其他同業亦有較大的增長空間。此外,德銀預測中銀香港2017年的股息率達4.5%,在一眾大型銀行之中亦屬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