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認為,特朗普上台無法在短期內影響到美國整體經濟周期的進程。法新社
文|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總裁助理 邵宇
美元強勢有兩個主要邏輯:首先從資產價格角度來看,美國退出QE(量寬)之後,全球對於美國加息的預期就逐步形成,美聯儲新一輪貨幣政策收縮周期意味着美元強勢的開始;其次美國經濟基本面,包括就業情況及通脹都在向好,一個強大的復甦中的美國經濟勢必帶來美元的強勢。
不得不提到的是,特朗普上台對於美元整體走勢的影響。特朗普贏得美國大選的前後,資本市場猶如過山車一般,投資者從極度恐慌中又走向興奮樂觀。市場的預期也從美國經濟的末日走向美國經濟的復興,甚至有觀點認為十年大周期的改變。
結合特朗普當選後,在其政權交接網站公布初步治國政策框架,他的政策主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美國國防安全、移民改革和能源獨立問題;稅率改革、規制改革、貿易改革、教育、交通和基礎設施、金融服務改革等;醫保改革、行政改革、保護美國人憲法權利等。上述政策中將來有多少會兌現,有多少會落空,以及這些政策的影響又如何將是所有人比較關心的話題。所有政策中,基建投資則是整個市場人士關注的重點。
假設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特朗普能夠成功推動5500億美元的基建投資,對美國經濟的提升作用可能是顯著的。據測算5500億美元能夠提升美國基建投資增速至7%-9%,提高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大約2.5個百分點,美國實際GDP增速甚至可能達到3.5%-5.4%。
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市場需要關注特朗普推進5500億美元基建投資的具體細節,以及基建投資所需資金的來源分配,甚至還要注意這是否會導致美國政府債務率的持續上升;另一方面,一旦美國經濟表現強勁,很可能會使得美聯儲持續加息,這將弱化美國經濟的增速及相關行業的表現。
從歷史表現來看,美國的投資與財政並無明顯正相關性,反而利率對投資更為敏感。美國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其創新能力,生物醫療、計算機科學、信息技術等行業無不建立在其基礎上。創新行業為主的經濟體更依賴於市場導向型的金融市場體系,美國的資本市場客觀上為這些行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資金支持。因此,美國經濟對利率更為敏感,即使特朗普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可能也很難彌補加息帶來的經濟負面衝擊。
製造業回流難成行
此外,特朗普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或面臨債務的制約。目前美國中央政府債務總額佔到GDP的100%,一旦特朗普持續擴大基建投資,降低稅率,短期極有可能惡化債務水平。特朗普理論上可以上調債務上限,但不斷收緊的債務約束將進一步限制財政擴張計劃。最後降低稅率也不太可能吸引海外製造業大面積回流,美國海外許多企業屬於跨國公司,這類公司在海外投資主要是看重海外市場,同時利用當地低廉的要素資源,並非完全是因為稅率問題。
因此,整體上我們認為特朗普新政府上台無法在短期內影響到美國整體經濟周期的進程。當全市場反應過來的時候,特朗普上台以來這波美元的漲幅很可能在短期回調回去。也就是說,短期內特朗普上台對於美元的影響可能已經到此為止了。
事實上,對於美聯儲加息指引不必過分解讀,要知道去年12月份美聯儲加息的時候,對於市場做出的加息指引也是今年預計會加息三至四次,但是今年僅加息了一次。
說到底,美聯儲對於經濟和就業市場信心的判斷也是短期的,並不能構成美國經濟長期趨勢性向好的論證。那麼,加息進程對於美元整體走勢的影響,更多是預期以及前瞻性的反應。由於美國目前還是處於加息周期之內,我們還是傾向於認為加息對於美元的影響是正面的,很可能在反覆的預期和前瞻性反應之中抬高整體美元指數中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