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意義非凡/在台出版上架 學者反響熱烈

時間:2025-05-11 05:02:30來源:大公报

  圖:4月,台灣島內「中央大學」歷史所舉辦介紹《追尋馬吉影像》一書的活動。\受訪者供圖

  今年4月中旬,由台灣喆閎人文出版的《從南京到紐約 追尋馬吉影像》新書在台灣誠品、三民、秀威、灰熊、博客來、TPLAZA等書店與熱門網站銷售,反應熱烈。

  「從檔案學的角度而言,約翰.馬吉牧師於1937年底在南京所拍攝有關日本軍隊南京大屠殺的影像,可以說是目前唯一且罕見的關鍵史料。」淡江大學信息與圖書館學系助理教授吳宇凡認為,這本書作為一個檔案學的史料挖掘過程,其中每個細節脈絡的呈現作者如何尋證過程,整體而言是個相當完美的檔案與歷史學紀錄教材。

  《從南京到紐約 追尋馬吉影像》全書29萬字,作者花費4個月時間,重新梳理了全部原始資料,將整個事件的發生、發展脈絡,分為上、下兩部,按時間順序敘述,完整地記錄、立體呈現幾代華人先後接力追尋南京大屠殺最關鍵鐵證──馬吉影像與《拉貝日記》,並回歸南京的重要歷史。

  書中首次披露《花花公子》雜誌於1990年9月刊發日本東京市長石原慎太郎公開否認南京大屠殺的專訪後,紐約愛國華人在《僑報》發表的《駁斥石原慎太郎的公開信》全文,獨家呈現1996年首位鑒定《拉貝日記》的哈佛大學歷史系主任威廉.C.柯比教授所作出的歷史價值評價等重要細節,令歷史面目更為清晰完整。

  「近十年前,正踏入研究歷史影像的我,藉由美國《生活》雜誌中一篇有關1937年12月日軍在南京活動的影像報道中,第一次見到了馬吉牧師所拍攝有關南京大屠殺的影像照片。我相信只要是身為一個『人』,應該很難不被那樣的影像畫面所震撼,這就是活生生的『歷史』,曾經發生在人類史上的戰爭歷史。」喆閎人文工作室創辦人暨執行長、歷史學博士楊善堯感慨,「這本書解答了我許多當時對於馬吉牧師拍攝這段影像的疑惑及影像來源過程的未知,滿足了我在研究上的解答,可作為我在教學上能帶給學生更加豐富的歷史知識,達到歷史真相的保存與傳遞。」

  島內「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皮國立表示,「揭露與研究歷史真相,重點是要讓後代子孫不要遺忘過去先人所經歷過的事情,而這本書的每個文字,正是保有這樣的精神。」「看內頁照片就蕩氣回腸、令人動容。」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凌子婷感嘆道。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