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繼滬港通後,深港通亦正式開通,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認為,反映互聯互通機制已由開創了一種全新的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模式的1.0版本,升級至2.0時代。香港交易所通過與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互聯互通,共同搭建起一個總市值70萬億人民幣的龐大市場,為內地和海外投資者提供了更多選擇。
李小加認為,在互聯互通2.0時代交易機制更加便利,尤其總額度限制的取消,免除了機構投資者的後顧之憂,將鼓勵更多機構投資者(尤其是海外機構投資者)參與滬港通和深港通。而去年推出的特別獨立戶口(SPSA)服務,允許投資者在賣盤執行後才將賣出的股票轉移到經紀商進行交收,亦大大降低了海外機構投資者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投資A股交收過程中的對手方風險,更加方便基金公司的參與。
此外,投資者准入亦不斷擴大,由滬港通剛剛推出時,內地基金公司和保險資金不能使用,到2015年開始,內地基金公司獲准使用港股通,並成為港股通投資者的重要一員,反映中國堅定不移地推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而保險資金也在今年獲准參與港股通,顯示中國監管機構對滬港通作為內地資金海外資產配置重要渠道的信心,李小加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有更多機構投資者會選用港股通作為海外投資的渠道。而且,深港通下的深股通為海外投資者開放一個全新的市場——深圳股票市場,作為中國的創新之都,深圳聚集了很多高成長的創新企業,深股通涵蓋的大約880隻深圳市場的股票,將與滬股通投資標的形成良好互補。深港通下的港股通則涵蓋約417隻港股,比滬港通下的港股通新增了近100隻小盤股。投資標的擴容,可以滿足不同類型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李小加期望,在目前互聯互通2.0時代,「股票通」戰略已完成布局,未來會進一步改善「股票通」,並按照既定規劃將這一模式延伸到更多資產類別,例如ETF(交易所買賣基金)、新股、商品、債券等等。
李小加透露,待深港通運行暢順後,明年最有機會先實現的是將ETF納入互聯互通,其後則會推行「債券通」,吸引更多的「世界錢」成為「債主」,而債券通實現後,則將輪到債券期貨、利率期貨,「貨幣通」亦會進一步推出。李小加認為,互聯互通愈多愈好,「大橋」愈多,過橋的次數就會相應增加,他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互聯互通機制將會迎來3.0、4.0、5.0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