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新聞追蹤/水電恢復 明苑中心脫困街坊點讚

時間:2025-08-12 05:01:32來源:大公报

  圖:水務署人員在明苑中心外維修好水管並重新鋪設路面。\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

  香港的水管老化問題嚴重,過去一年,多次發生水管爆裂事故,特別是舊區的水管老化更令人憂慮。在過去半個月至周日(10日),已連續發生兩宗因水管爆裂,大量食水湧入附近大廈的電錶房,導致整幢大廈斷電斷水事故。前晚受災的北角明苑中心大廈,在各部門的協同搶修下,昨日傍晚恢復電力和食水供應,居民擺脫停電之苦,街坊點讚。

  有區議員表示,事件疑與食水管老化爆喉有關,希望當局加強檢測及加快更換損壞或老化的水管,以及引進先進智慧科技監測預防水管爆裂。\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

  北角明園西街後巷前晚(10日)有食水管突然爆裂,大量食水湧入明苑中心的電錶房,導致整座大廈約130戶停電、停水、停電梯,附近英皇道及堡壘街亦有十多座大廈停水,有居民難抵徹夜停電,酷熱難當,臨時住酒店度日。經水務署工程團隊通宵搶修後,至昨日(11日)清晨6時許,僅剩明苑中心高層戶因大廈電力尚未恢復而停水。至傍晚5時許,在停水停電近20小時後,明苑中心全面恢復食水及電力供應,居民亦陸續登樓返回住所。

  政府夥社區提供援助

  明苑中心在1988年入伙,樓齡近40年。當區區議員洪連杉表示,事件疑因食水管的街喉老化,導致爆裂滲水所致。水務署表示,該署工程人員與機電工程署及電力公司人員,積極協助明苑中心管理處的註冊電業承辦商進行搶修。至昨日下午約5時30分完成搶修,大廈的電力供應恢復正常,高層用戶的供水亦已恢復正常。

  在整個過程中,該署與東區民政事務處、立法會議員、當區區議員、關愛隊及明苑中心管理處保持緊密溝通,致力為受影響居民提供適切協助。就受影響的明苑中心住戶及商戶,該署會積極與法團及有關人士跟進其善後工作。

  過去一年來,全港多區多次發生水管爆裂事故,特別是舊區的水管老化問題尤其嚴重。7月26日,土瓜灣益豐大廈疑因爆水管滲水入電錶房,導致電錶冒煙及出現火花,益豐大廈4座大廈全部停電,影響逾900戶居民(包括3間安老院舍),由於正值炎夏,大批居民連夜撤走。7月29日,受連場紅雨及黑雨影響,觀塘康寧道23號仁安大廈電錶房疑受暴雨水浸影響,電箱懷疑短路冒煙,99戶居民及部分地舖斷電。最後在各政府部門、區議員和關愛隊等通力協作下,大廈於8月1日凌晨全面恢復電力供應。

  對本港舊區的水管老化及如何預防水管爆裂,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年5月14日回覆立法會議員楊永杰的質詢時表示,水務署在2000年至2015年進行了一項全港性更換及修復水管計劃,更換及修復了長約3000公里的老化水管(包括食水及鹹水水管)。

  引入智慧科技 監測水管滲漏

  由2015年起,水務署透過建立「智管網」及按「風險為本水管資產管理計劃」制訂及實施風險為本的水管改善工程,以維持供水管網的健康狀況,減少水管爆裂或滲漏的風險。

  經過多年來的努力,水務署每年的水管爆裂個案已從2000年的約2500宗大幅減少至2023年約40宗及2024年的27宗,今年至3月31日共4宗。食水水管滲漏比率亦已由2000年超過25%下降至去年的約13.4%。

  水務署自2016年起為全港的食水分配管網(約佔八成食水分配管網的範圍)建立「智管網」,並已於今年3月底完成設立全部2400個監測區域,以分而治之和持續監察的策略協助加強管理供水管網滲漏,並實施針對性措施,包括主動測漏、水壓管理、為滲漏水管進行快速維修,以及更換或修復水管等,以維持供水管網的健康狀況。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