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專頭創始人周則康展示專頭APP 大公報記者何花攝
共享經濟橫掃各大領域,有預計至2020年其在GDP(國民生產總值)中的佔比,將從去年的1.59%飆升至20%。其中,知識共享作為下一個共享經濟領域的熱點備受業內人士關注。一家名為「專頭」的深圳創新企業首創「人脈變現」模式,並將其功能鎖定在企業和專家指教的半封閉型知識分享圈內,通過定位的「實用主義」功能,服務企業讓其與相關領域專家對接,助傳統企業實現互聯網化轉型。
共享經濟從最初的滴滴打車為代表的交通出行,迅速滲透到金融、房產、餐飲、物流、教育等多個細分領域。去年起,各大知識分享平台雨後春筍般的冒出,知識共享成為互聯網創業的新紅海。這種互聯網新玩法,也催生出一類新群體「知識共享人」,帶起價值創造的新模式。
定位像古時候「懸賞問線索」
果殼的「在行」和「分答」刷爆朋友圈,知乎的「live」與「值乎」吸引不少行業大咖,當不少人認為目前是果殼和知乎兩巨頭共同瓜分知識共享領域時,一家坐落於深圳的新型互聯網企業專頭以黑馬之姿,意外闖入。專頭專注於ToB(業務產品)專家問答平台,並在國內首創「人脈變現」模式,推出「人民打聽」功能。
專頭APP創始人周則康向記者介紹,專頭的功能搭載「live+值乎+朋友圈+獵聘」,可同時實現知識分享、人脈找尋、線上培訓分享和人員推薦招聘等。「用戶會對專頭給出的答案做出評分,久而久之,一些專頭內的大咖會越來越專業,聚集效應也會讓他們脫穎而出,被更多人知道。」周則康解釋道,現代商業模式中很多模式的雛形古時就已經出現,人民打聽的定位頗像古時候的「懸賞問線索」。
周則康進一步表示,「現在我們做的是專業平台,各個領域都可以做。未來在民生領域也可以有所作為,例如跟公安局合作,打聽走私孩童的線索。目前這一平台主要是在互聯網領域打開突破口,從企業用戶入手,做商業對接功能。」
專頭在商業模式方面,周則康指出,是在積累而來的用戶基礎上,推出更縱深的企業服務,比如打包整合的「專頭團」。與此同時,新推出的「打聽」功能,目前收取10%的服務費。用戶提出問題並給出一定的懸賞金,線上的專頭接單回答,根據接單的先後和答案採納結果抽佣。
相較於別的知識分享平台,專頭的定位要更明確和專業。「我們平台鎖定的定位就是針對企業和員工,偏重於實用性問題,而非娛樂。」周則康強調專頭和分答等產品有所不同的就是其拒絕泛娛樂化的定位。記者了解,到目前為止,專頭平台上接單額度最高的是一個尋找講課導師的單,高達1.6萬元(人民幣,下同)。
已籌400萬 正啟動A輪融資
「專頭去年七月已獲400萬元的天使投資,目前正在啟動A輪融資。」周則康表示,下一步,預計將會和騰訊公益合作,將產品用戶基數擴大,讓知識問答和「人脈分享」形成聚集效應。未來不止專頭,知識分享領域將會有眾多競爭對手殺出,角逐這一個未來經濟新的增長點。
據中國國家信息中心研究報告估算,共享經濟去年佔GDP的1.59%,到2020年比例將會上升至20%;而知識技能分享的市場規模達去年在100億元左右,累積交易額約為300億元,目前已經成為新一輪共享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企鵝智酷調研數據也顯示,超四成網友認為知識分享付費是趨勢,有價值的內容本身就應該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