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同學們身處古城牆,仔細聆聽導遊講解杜布羅夫尼克的歷史 特約通訊員李贊銀提供
過去兩日緊貼一班「未來之星」在巴爾幹半島的精彩活動,政黨座談、大使交流等應有盡有,卻彷彿差了點觀光旅遊的時間。其實連日來團員們都有參觀名勝,周三(21日)更可謂觀光一日遊,其間多次跟當地人相遇相知,感受對方的親切熱誠,讓人難忘。
離開阿爾巴尼亞,交流團繼續探索「一帶一路」行程,由於周三交流團要乘坐長達大半天的長途車前往克羅地亞,因此是日並無安排交流環節,換來的是讓同學們盡情欣賞風景的好時光。旅程中交流團途經黑山共和國的海岸城市科托爾(Kotor),沿途風光明媚,建築充滿着歐陸風格,領隊特意安排團員在這享用午餐,各同學都抓緊時間拍照,其後旅遊巴更駛上了載車船渡河,讓同學們飽覽沿河美景。
傍晚時分,旅遊巴終於到達克羅地亞,大家及時欣賞到燈光燦爛的杜布羅夫尼克城牆(Dubrovnjk)。同學們身處古蹟感受當地歷史文化,配以華麗燈飾襯托,彷彿提早歡度一個古典歐陸聖誕。此外,各位同學亦把握機會到市內特色商店「血拚」一番,相信他們的家人朋友將在這群「未來之星」回港後,收到一份遲來但最好的聖誕禮物。最後領隊帶領大家於市內用餐,結束一天行程。
回望過去兩日阿爾巴尼亞行程,同學們參觀過的名勝真的不少。當中包括到克魯亞(阿爾巴尼亞語:Krujë)的斯坎德培城堡,和乘坐纜車前往達伊特山,欣賞自然景色。行程中有兩個難忘故事,足可印證阿國人民的熱情好客。
路遇獵人 喜獲水果
熱愛行山的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交流團團長姜在忠愉快地和團員分享,「我們一下纜車即直接往山頂走,路上偶遇兩名獵人」,獵人見他走着山路,怕他辛苦,二話不說就送上兩個水果,給他充飢解渴。
另一邊廂,數名同學這時遇上一點「小意外」,不幸跟大隊走散。「正當我們不知所措,恰巧面前迎來一輛汽車」,同學們說有位和藹的司機,聽見大家的狀況,不介意暫緩行程,掉頭先載大家回纜車集合地,總算是有驚無險。同學們為表答謝,也將手上一份栗子送給司機,對方亦欣然接受。旅遊期間能遇上這般親切的當地市民,也算是同學們的一點「小幸運」吧。
兩天阿國之旅另一重點環節,就是有姜瑜大使參與的兩地學生聯誼活動。港大機械工程四年級生朱朗然,與當地電子工程學生Eni有過不少交流,她稱讚對方非常熱情,臨別時對方更送她一個約手指般長的布片和一個當地硬幣,「Eni解釋這布片類似於護身符,有助帶來運氣,同時也能讓人記住這份友誼」,朱朗然憶述,短短個多小時的交流,已感受到對方的熱情,也對阿國人留下了良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