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1月份房價明顯回落,銷量下滑,意味明年地產投資將下降
近期債券市場跌宕起伏,讓人難忘,在經歷了本周一和周二的連續下跌後,12月21日債市迎來了短期反彈,幅度明顯。當日國債期貨大幅上漲,5年期一度觸及漲停;10年國債和國開現券收益率下行15至18個基點,分別回到3.2%和3.7%區間;10年期國債估值收益率從3.37%降至3.28%。
債市明顯反彈的主因之一是某券商「代持」事件的解決,其承認履行協議、承擔風險,這有助於恢復債市交易信用,改善恐慌情緒;可以看到,21日債市成交較此前明顯回升。
反彈的主因之二是資金面趨鬆,特別是非銀機構資金融入困難的情況有所緩解。這一方面源於央行自身的流動性工具投放,例如本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已淨投放2600億元(人民幣,下同),上周MLF(中期借貸便利)淨投放3940億元,數千億資金投放助於補充基礎貨幣。
另一方面,大型銀行向非銀機構的資金融出情況也有所改善。據報道,本周有大行通過X-repo和回購協議向非銀機構注入流動性。此外,每年12月份都是財政存款投放高峰,預計投放資金超萬億。受這些因素影響,回購利率回落,減緩債市調整壓力。
雖然資金面出現短期改善,但在「人民幣貶值+去槓桿+通脹壓力」的背景下,短期內貨幣政策難以放鬆。惟美國和日本過去的經驗又表明,當政府部門的負債率較高時,一國的國債利率較難大幅上行。我們判斷,目前中國國債利率沒有大幅上行的基礎。在去槓桿初期,利率會出現上升、衝擊債市,但隨着後續經濟通脹的再度回落,利率將重新下行。
通脹壓力有望緩解
參照2013年的經驗,站在當前來看,未來債市的企穩向好需要多重因素支撐:首先是基本面配合。我們認為,中國經濟回落風險正在逐漸增加,PPI環比或在2017年1月份首次轉負,屆時通脹壓力有望緩解。
其次是資金面明顯改善。按照季節性規律,每年12月份會有超萬億財政存款投放,使得當月超儲率明顯上升,隨着年底臨近,財政存款大量投放也將改善此前一直緊張的資金面;而在2017年1月份後,考慮到春節提現需求和換匯壓力,央行屆時也可能會大筆投放資金。但貨幣政策轉向仍需等待經濟下行壓力再度加劇。
再者是2017年投資可能不容樂觀。11月份中國房價明顯回落,地產銷量大幅下滑,意味着明年地產投資將再度回落,信貸等融資的需求下降,屆時機構對國債等安全資產的需求重新上升。
經濟下行壓力增加
當前債市恐慌情緒緩解,助於債市短期穩定。後續來看,資金面仍受到年末MPA考核、年初個人集中換匯、春節取現需求等時點衝擊,但也有萬億財政存款下放、銀行等機構資金重新放回購等因素,助於改善資金面。我們認為,後續利率波動有望減弱,短期下調10年國債區間至2.9%至3.3%。
放眼2017年,我們始終認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加,物價將重新回落,基本面仍將對債市有支撐。去槓桿+表外監管趨嚴,將推動表外資金回表,但地產調控、房貸趨降,銀行表內資金或仍配置利率債,從需求角度也支持債市。維持看好2017年債市的觀點,判斷2017年10年期國債利率有望重回3%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