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特朗普爭議纏身玩不起「台灣牌」

時間:2016-12-14 03:15:54來源:大公網

  特朗普日前在接受福克斯電視台主持華萊士訪問時,再次挑戰了美國外交的「一個中國」政策。他聲稱,如果中國不和美國達成交易,美國無需被「一個中國」政策所束縛。從他羅列的條件看,貿易、貨幣、南海甚至朝鮮問題都赫然在列。眾所周知,台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極為敏感。特朗普繼與蔡英文通話之後,再度挑戰中國的底線,實在非常莽撞。

  特朗普以「大嘴」(說話不靠譜)著稱,卻也因此自恃別人難以和自己大嘴較真,大嘴反而被當成一種武器。今年興起的「後真相政治」和傳統政治的重要區別是:傳統政治人物以保守和隱晦的語言,讓聽者自行理解語言所暗示的「不便明言」的意思;但特朗普式的後真相政治,卻要聽者從格外誇大的語言中,揣測他真實的意思。現在,特朗普把競選和國內政治的一套,搬到國際關係的場合,說出這樣挑戰底線的話,雖然極為挑釁,但也未必是他的真正意思。

  電話事件後,有人可能會以為:特朗普真的支持「台獨」。但這次訪談更證明,台灣在特朗普眼裏,只是一個和中國交換條件的籌碼。我們不妨運用商人的心態,琢磨特朗普這套「談判的藝術」(《The Art of the Deal》是特朗普在1987年出版的書)。事實上,特朗普的叫價缺乏實力的支持。

  台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

  美國雖然目前較中國強大,但台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必定願意用比美國多得多的代價去捍衛。特朗普談不上什麼「捍衛台灣」的決心。這首先就落了下風。

  中美建交後,美國一直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如果貿然反口,公開否認「一個中國」,既違反承諾,也違反聯合國憲章第二條「各會員國在其國際關係上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或以與聯合國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會員國或國家之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在國際道義上落了下風。這是其二。

  特朗普最大的問題是,他當選總統爭議太大,人心不穩。儘管他一直吹噓自己獲得「歷史性的壓倒勝利」。但這種勝利的歷史性,不是因為贏得有多麼壓倒性,而是因為太令人意外。根據NPR統計,特朗普在選舉人票中勝出差距,在史上58次總統選舉中只排第46位。在普選票上倒是真正的歷史性,只不過是史上贏得總統但輸得最多普選票的人:目前他落後希拉里普選票已經達到280萬票,是2000年選舉時小布什落後戈爾普選票的6倍。普選票輸得這麼多,導致對他勝出的廣泛質疑,也是他堅持吹噓勝利如何之大的原因。

  時代雜誌把他選為年度人物,但稱他為「美利堅分裂國的總統」(the President of Divided States of America)。根據路透社最新的民調,雖然特朗普的支持率首次超過50%,但他是有這項調查以來支持率最低的當選總統(奧巴馬當選的時候高達80%)。他挑選的內閣成員:勞工部長最反對勞工權益,環保部長最反對環保,公共衛生部長一向反對全民保障性醫療,這些任命都引起廣泛爭議。根據紐約時報的民調,在多項國內政策上,包括能源、環保、移民、醫保、教育,不支持特朗普和他所選定部長所推行的政策的人,都超過60%。

  對特朗普最大的威脅是這兩天成為焦點的俄羅斯干涉美國選舉事件。在大選期間,維基解密所逐步發放的被盜竊的DNC電郵,發揮過很重要的作用。當時已被民主黨指控是普京在背後指使。一開始它對民主黨的損害還處於可控程度。可是在FBI總管科米爆出二次電郵門之後,各種根據這些郵件編造的假新聞滿天飛,直接影響了大選結果。

  特朗普合法性仍受質疑

  根據中情局的透露,已有充分證據表明俄羅斯是DNC電郵被竊的幕後黑手,而且當時俄羅斯黑客既偷竊DNC電郵,也偷竊了RNC電郵;但只把DNC電郵交給維基解密發布。這顯然是有意圖地偏幫「親俄」的特朗普上台,以及為了報復對俄強硬的希拉里。

  俄羅斯用不正常的手段干預了美國選舉,這在美國歷史上從沒發生過,非同小可。即便在冷戰期間,美俄都沒有向對方做過類似的事,屬於大國之間的默契。上周六,奧巴馬已經命令CIA必須在1月20日新總統就職之前,提交有關此事的報告。因事關重大,歷來對俄強硬的共和黨議員麥凱恩和格拉漢姆也和民主黨議員一道,發起了跨黨派國會質詢的動議。

  這樣的後果是:第一,增強了公眾對特朗普當選合法性的質疑。已經有人請願,推遲原定12月19日的選舉人投票,直到CIA出報告為止。這個請願不太可能成功,但卻必然進一步削弱特朗普的威信和領導力。第二,特朗普的親俄路線承受很大壓力。隨着此事的進展,在政界和媒體,反俄情緒必定高漲。日前傳出,特朗普準備提名與普京關係密切的埃克森石油CEO Tillerson為國務卿。這樣,特朗普的內閣成員中已有多名與俄羅斯關係密切的人了。這立即遭到了民主黨和眾多共和黨人的反對,甚至包括特朗普的盟友盧比奧。

  特朗普能否親俄,是能否從美俄對抗以及中東脫身的關鍵。不親俄就無法對中國強硬施壓。可以說,從內政看,特朗普對中國施壓的底氣已經不足了。特朗普大概玩不起「台灣牌」。

旅美學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