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深港通正式開通,標誌着內地股市與港股的互聯互通進一步。筆者相信,深港通長遠對港股也一定有好處,因為港股市場不大,內地投資者投資港股總有防止資金貶值的風險,只是短線港股成交未必會有太大驚喜。反而筆者認為,更影響全球股市投資者的是美國即將進入加息周期,令過去多年低息時代受惠的輕資產股風光不再,反而舊經濟股會有不錯翻身。
上周五(2日),美國公布了12月議息前最後一次非農數據,結果11月非農新增職位17.8萬人,低於預期18萬;11月失業率4.6%,優於預期4.9%。在公布消息後,截至周五晚上十時正,芝加哥期貨利率市場預期12月加息的可能性保持在95%。暫時所見,12月加息可以說是無大懸念。至於明年加息之時則預期會在明年中6月或7月。這樣的話,即市場暫時估計美國新總統特朗普上場後,美國一年會加約兩次息。
根據FOMC的點圖(DOT PLOT),同樣是看到2017年會加息兩次。FOMC的DOT PLOT是由17名會員以不記名方式投票。因此,理論上是反映內部人員對加息的看法,所受到政治壓力不會太大。換句話說,現時市場對加息預期還未計入特朗普當選新總統後的影響。這樣也合理,因特朗普實際上會執行那些政策仍然未能確定。一旦加息條件成熟的話,美國也不得不加息,以免經濟過熱。
筆者認為,無論是希拉里當選或者特朗普當選總統,科網股或醫藥股的估值需要修正也是大勢所趨。至於新總統特朗普到底會幫助哪一個舊經濟產業則是後話。以上想法解釋了為何舊經濟股,如銀行股、資產股、航運股及基建股最近都有不錯的升幅,皆因過去這些重資產股份被市場嚴重低估,這解釋了為何大宗商品價格最近不停地上漲。芝加哥交易所的期油合約,已開出2017年年底期油合約的做價為54美元,即預期油價會緩慢地約有一成升幅。油價上升,令未來美國通脹升溫力量更強。
大宗商品的通脹正好令美國滿足加息的第一個條件。至於經濟增長方面,則要考驗特朗普管理面子的能力。現時聽到較實際的政策是將減少企業稅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估計,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為3.4%,較2016年的3.1%有輕微增長。至於美國三季度GDP(國內生產總值)由初值2.9%向上修正至3.2%。數字上看到美國經濟的確強勁,因美國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經濟增長相比全球整體也不見得落後。若未來能保持3%以上必定令其他已發展國家羨慕。
若美國息率真的這樣強,將是另一場大逆轉,因為美國自從放棄「金本位」後,美元就不停地勢弱。從美國十年國債息率看,可見正處於一個逾三十年的超長期下降軌中。但由於特朗普上台,已令十年期國債急升至上周五2.4%以上水準。這個位置正是十年期債息長期下降軌的上方,一旦成功出現突破此水平,將扭轉美國利用霸主地位,向全球輸出弱勢美元的陰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