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內地多個城市於10月起相繼推出調控措施,使房地產銷售受壓
內地樓市經歷逾半年的瘋狂後,今年首10個月,大多數內地房地產商均取得了至少雙位數的銷售同比增長,部分房企如恆大(03333)按年銷售更增長逾倍,為今明兩年的業績打下強心針。不過,由於地價大幅飆升,多市出現麵粉貴過麵包情況,也為房企未來前景帶來隱憂。
惠譽中國房地產數據顯示,2016年9月,內地新建住宅銷售同比增長速度加快,達到33.9%,創下自2010年底以來的最高紀錄,數字反映市場當時對監管機構可能快要收緊限購令的推測,從而刺激了購房需求。內地主要城市的新建住宅價格則同比升9.3%,全國住宅銷售面積的增長同比加快至19.5%。
不少房企合同銷售額倍增
同時,新建住宅價續上升,2016年9月,內地的70個主要城市中,有63個城市的當月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上漲,而6個主要為三四線的城市的新建住宅價格則出現下降。無錫和鄭州這兩個二線城市的價格增幅最大,當月價格環比分別上漲8.2%和7.9%。北京的當月價格環比上漲4.9%,是一線城市中漲幅最高的。
2016年前9個月內,大多數由惠譽提供評級的內地住宅地產商,取得了至少雙位數的銷售同比增長。其中6家的合同銷售額更升逾一倍,碧桂園(02007)、時代地產(01233)和中國奧園(03883)三家公司則已達到各自的2016年銷售目標。
調控出台銷售開始放緩
不過,標準普爾亦指出,內地多個地方政府於10月起相繼推出極嚴厲的樓市調控措施,使房地產銷售受壓,雖然房企今年仍可保持大幅增長的合同銷售額,但預計第四季銷售開始放緩,其中多家房企於10月銷售,已明顯低於今年9月,如中國海外(00688)、首創置業(02868)、雅居樂(03383)及綠地(00337)按月銷售下跌幅度均達40%,反映調控效力已經顯現,標普分析料明年房企全年合同銷售額將由升轉跌,估計按年跌幅約5至10%。
標準普爾亦指出,在地價大幅上升影響下,房企明年利潤率及資金流動性將會受壓,但由於今年銷售表現理想,普遍企業手頭現金及資本結構良好,短期違約風險不會急增,行業亦不會出現「硬着陸」。而集中發展一線城市的房企亦可看好,在一線城市供應不足下,發展商並無迫切需要減價,加上買家仍較易取得按揭貸款,相信整體銷售不會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