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11月6日,在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特斯拉公司展台上展出特斯拉Cybercab賽博無人駕駛電動車。\新華社
第八屆進博會美國食品與農業館(下稱「美國館」)6日一早開館儀式結束後,來自美國愛達荷州的飼料添加劑企業「當然買」與多家中國企業簽署合作意向書,涵蓋畜牧、水產、寵物等領域。今年進博會,上海美國商會第三次攜手美國農業部設立的美國館共有19家展商參展,整體展覽面積達350平方米,較上一屆擴容45%,美國企業參展面積連續7年保持第一。
上海美國商會會長鄭藝在開館儀式上表示,今年「美國館」展覽面積為歷屆之最,希望該館成為中美友誼的橋樑,及創新的展示窗口。他透露,「美國館」開幕首日即達成580萬美元的訂單。有美企負責人表示,中國是他們最重要的市場之一。\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
在鄭藝眼中,進博會已成為全球貿易與合作的重要平台,是開放合作與共享機遇的生動象徵。他透露,「美國館」開幕首日即達成580萬美元的訂單,期待今屆參展的美國企業能在進博會上續創佳績。
對許多參加進博會的美國企業來說,中國市場是重要的銷售對象和利潤來源,中美兩國在自然稟賦、市場、資金、技術等領域各有優勢,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廣闊。無論是貨物貿易、服務貿易還是雙向投資,都為兩國企業和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來華參展的美國加州葡萄酒協會大中華區及東南亞市場負責人貝魯斯表示:「我們負責推動加州葡萄酒的全球市場推廣工作,中國是我們最重要的市場之一」。他補充說,十年前任職協會以來,更深刻體會到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中國市場充滿活力、極具潛力,我始終相信應當推動美中貿易往來」。
美企盼中美達成雙贏協議
對不少美國企業而言,中國市場已成為關乎企業全球競爭力的戰略要地,中美合作的長遠利益是必須多算的大賬。中美經貿關係好,中美關係就有壓艙石和推進器;中美關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中美經貿關係就會更好。
美國許氏參業集團在美國有51年的花旗參種植歷史,繼去年參展進博會後,該集團今年又在「美國館」設立展區。美國許氏參業集團董事主席許忠政向大公報記者表示,中美貿易摩擦過程中,美國參農和其他農產品業者一樣備受衝擊。
「30多年前集團的產品就進入中國市場,我們相信中國市場前景依然廣闊。」許忠政強調,面對貿易逆流,未來會更深入中國市場,通過進博會平台加強與中國消費者的溝通,「希望中美能保持良好的貿易關係,期待兩國能達成雙方均可接受的雙贏協議」。
秀廚藝+VR體驗 美大豆業抱緊中國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政府對華貿易政策的不斷反覆,不僅加劇了市場的不確定性,也殃及到美國的大豆產業。面對不確定性,美國大豆出口行業積極通過進博會平台,尋找更多的確定性機會。
美國大豆出口協會(USSEC)連續八年參展進博會,大公報記者在USSEC展台看到,為展示美國大豆在多元美食領域的前沿應用,協會推出了「現場廚藝秀」。此外,展台還通過VR設備,讓中國買家沉浸式體驗美國大豆可持續之旅。USSEC展商介紹,今年是美國大豆產業與中國產業夥伴合作的第43年,雙方深度合作促進了兩國農業的互利共贏。儘管中美貿易出現波折,但USSEC仍繼續參加進博會,「彰顯了美國大豆產業在市場不確定挑戰中,對中國市場的堅定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