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ETF回報跑贏傳統互惠基金

時間:2016-11-20 03:15:26來源:大公網

  圖:香港投資者冷待ETF,但是全球整體情況卻另有一番景象

  交易所買賣基金(ETF)近年大行其道,被動型ETF可說是散戶投資者恩物。截至今年第三季全球交易所買賣產品(ETP)規模達到34.08萬億美元,按年增加20%,由此可見受歡迎程度。ETF的優點是交易簡便、收費低,更重要的是緊貼指數的ETF回報跑贏不少傳統互惠基金,研究顯示,約七成互惠基金於過去十年跑輸大市。業界預期,到2021年,全球ETF資產規模會由去年底的29.59萬億美元,增加至70萬億美元。/大公報記者 劉鑛豪

  盈富基金(02800)是香港首隻兼且是最受港人認識的ETF產品。港府1998年成功擊退國際大鱷後,結合持有的港股資產,推出盈富基金。然而,相對於其他發達市場,香港ETF發展步伐十分緩慢,數據可以說出事實。截至今年6月底止,港股市場總共有143隻ETF,2014年底為122隻,2015年底為133隻。成交量方面,今年上半年日均成交額45億元,2015年全年為88億元,2014年全日為47億元。

  香港冷待 全球追捧

  值得一提的是,撇除盈富基金日均成交12億元,A股ETF成交21億元,其餘ETF成交只佔12億元,而每日成交超過10萬元以上的約50、60隻,不少產品更屬於零成交。早前有報道指出,由於部分ETF長期零成交,多間發行商決定向交易所交回牌照。據估計,今年底前或有近20隻ETF申請退市。

  香港投資者冷待ETF,但是全球整體情況卻另有一番景象。據ETFGI調查顯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全球ETF/ETP資產規模達到34.08萬億美元,創出歷史新高,按年增加20%。單單在九月份,ETF/ETP便錄得251.9億美元淨流入,第32個月出現淨流入;以資產類別區分,股票ETF/ETP獲得139.1億美元淨資金流入;其次為債券產品,獲77.6億美元。另外,截至9月底止,全球ETF/ETP發行數目總數6526隻,增加9.1%。

  ETF產品受捧並非無因,而回報是關鍵點。專業投資者可以在全球各地直接買股買債,但對散戶投資者而言,要買美國股票、南美洲股票,甚至近至東盟股票,基於知識有限,往往會通過基金買入一籃子股票,省時省錢。相對於傳統主動投資型互惠基金,跟蹤指數的被動型ETF絕不輸蝕,投資回報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Morningstar數據顯示,今年初至9月中旬,有66.6%主動型互惠基金跑輸基準指數,其間72%股票互惠基金跑輸指數,54%債券互惠基金跑輸指數。同時,有研究顯示,過去十年全球約70%互惠基金跑輸指數。另外,SPIVA U.S. Scorecard資料則指出,截至今年6月底止,以十年時間跨度,有85.36%大型股美股基金跑輸標普500指數;91.27%中型股美股基金跑輸S&P MidCap 400指數;90.75%小型股美股跑輸S&P SmallCap 600指數。

  理財顧問越發鍾愛

  由於主動型基金面對投資回報問題,使到愈來愈多理財顧問喜歡把ETF(尤其是指數產品)作為客戶的投資組合的基石。有理財顧問直言,投資單一隻主動型基金尚且有三成機會跑贏大市,可是組合內愈多主動型基金,跑贏大市的機會便愈小。

  收費方面,ETF相比互惠基金同樣有優勢。主動型股票互惠基金平均開支比率為1.28%,主動型債券互惠基金為0.97%。被動型股票ETF為0.47%;被動型債券ETF為0.27%。即使同屬ETF,被動型美股ETF與主動型美股ETF,前者為0.868%,後者為0.345%。除此以外,基金認購費亦需注意,個別基金認購費高達5%,而基金買賣單位差價達到5%。其他收費,部分基金會收取撤離費、表現費等。相對而言,買賣指數ETF的費率就簡單得多,本地證券行交易佣金不足1%,一般而言,總費率約0.5%。

  ETF交易簡便快捷就不用多說。在「平、靚、正」諸多優勢下,無怪乎ETF所管理資產規模,與互惠基金出現此消彼長情況。今年首八個月,主動型互惠基金錄得1530億美元資金流出,被動型ETF則獲得1380億美元新資金流入。羅兵咸永道針對業界進行調查,41%受訪者預期到2021年,全球ETF資產規模會由去年底的29.59萬億美元,增加至70萬億美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