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百城房價漲幅縮至1.6%

時間:2016-11-12 03:16:30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毛麗娟報道:國慶前後密集出台的樓市調控政策逐漸顯效。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上月全國百城新房均價環比漲1.65%,至每平方米12825元(人民幣,下同)漲幅較前值回落1.18個百分點。分析認為,樓市調控作用下,市場供求量價逐步理性,市場非理性投資需求受到抑制,本季度全國整體房價料逐步降溫。

  數據顯示,當月百城新房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較九月減少2個,至79個,較前值減少2個,房價環比下跌的城市有21個,較前值增加3個,百城中多數城市房價走勢較為平穩。

  深圳均價5.5萬居首

  房價方面,深圳的樣本均價仍在百城中為最高,達到55150元一平米,其餘三個四大一線城市上海、北京、廣州每平米均價分別為45447、40948及19271元。廣州新房均價環比漲2.82%,北京、上海及深圳分別漲1.26%、1.09%及0.27%。

  中國指數研究院分析師朱敏表示,非理性的投資投機需求得到抑制,熱點城市住宅成交量回落;政策影響下開發商積極調整營銷策略,新推出項目定價較預期有所回調。展望未來,政策調控效應將持續發力,市場供需兩端將穩步回歸理性,年末房價有望進一步企穩。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透露,該行的監測數據也表明,上月全國主要城市新房市場成交量明顯收縮,成交價格漲幅也開始收窄,政策對市場的影響逐漸顯現,一些典型城市新房市場交投更顯著降溫。他判斷,本季度全國新房市場交投料明顯降溫,由於今年開發商業績完成情況普遍不俗,且資金面狀況良好,年末開發商或不會在房價問題上作出讓步,但明年樓市交投若表現不佳,房價鬆動就可能出現。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夏丹預計,本季度一、二線城市樓市或呈「量縮價穩」格局,受基數因素影響,成交同比增速或明顯下滑,個別政策執行力度較大的城市房價或仍下降,但多數熱點城市房價難明顯鬆動。此外,三、四線城市樓市銷售面積增速有望繼續有所回升,但無論人口流向抑或資金流向都不支持其房價的持續上漲。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