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新辣招引發樓市新常態\祥益地產總裁 汪敦敬

時間:2016-11-09 03:16:21來源:大公網

  政府突然推出新辣招,震驚了市場,人們都關心市場動向。執筆是在新辣招推出後第四天,我就市場最新情況作一個報道。

  我體會到政府出招的原因,國際也出現了資產荒,即是「量化貨幣衍生大量資金,但可以給人買的資產卻愈來愈少」。樓價即將出現「井噴」,而內地資金也用不同渠道及方式湧入香港,猶如滔滔浪水。

  政府推出新辣招,其實是迫不得已,這個做法有兩個好處,第一是境外投資者要面對15%+15%的入市稅率,可短期阻止到他們大部分資金的湧入;另一個好處就是我覺得特首當了摩西,阻擋了紅海的滔滔浪水,讓新辣招有豁免權的上車及換樓人士可以有空間買樓,一片苦心,各位不要白費(一笑),這雖是筆者戲言,但卻一定程度是事實。

  只是,有關措施亦有強烈的負作用,今次出辣招恐怕會步2013年的後塵,投資資金受到辣招阻擋之後就湧去工商舖,最後也影響到民生。

  此外,15%釐印費當然會令多層物業的投資者難以入市。亦正因如此,會令到更加少人放盤,因為放盤之後面對的再投資風險和成本都大得多,所以更加多人會選擇「揸貨」。樓市長升不跌是因為放盤減少的百分比,遠高於購買力減少的百分比,如果這個情況出現,樓價一樣會繼續升,這個是我最擔心的。

  但我認為新辣招推出亦會製造一個契機,就是短期買樓的人會減少。如果政府在這適應期推出一些鼓勵及刺激二手放盤的政策,放盤量就容易多過成交量,那麼我們就製造了一個正本清源的樓價調整基礎,增加二手放盤量其實是比增加樓花實際推出銷售量容易,這個就是我的「供應管理」概念了。

  樓價仍有上升潛力

  新辣招還會衍生「派彩效應」,當增加的15%釐印費成為了市場成本的時候,亦會反映在樓價上,但首置人士及換樓人士是有稅務折扣的,新例便等於對他們派最少數以十萬的「大利是」!這有些似「丁權」的原理,令到愈來愈多人會借家庭成員的「用家」身份入市。

  更何況,本來成交量已被之前的辣招壓在低於正常三分一的水平,減少到「老鼠尾」那麼少,現在政府話要在老鼠尾再切除那個瘡(投資成交),大家認為影響會有多大?成交愈少,也即是以很少成交代表了整個市場,樓價跌很容易,亦可以比以前更容易上升。

  出了辣招之後,香港境內的資金只會累積得更多更快,而市面上可以給人買的資產只會因為放盤量減低而更少,資產荒仍然進一步嚴重,這個是數據反映出的事實。

  新辣招的確比以前有更好的財富分配,讓香港的無產者先行,但不會令樓價出現大跌,甚至應該預樓價不久之後便繼續上升,能量力而為者,做好最悲觀的預算後,就應該趁機上車置業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