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中國上月大宗商品進口降至數月低位。分析指,十一長假期間工廠停工、人民幣走軟導致進口原料成本上升,以及原油等商品價格上漲,均影響需求。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受美國大選不定因素影響下,16時30分收創六年新低,報6.78元,較上一交易日日盤、夜盤分別跌42點、31點。
數據顯示,上月中國銅進口量跌至去年二月來最低,擴大連續六個月下滑走勢,但因供應充沛,內地銅價仍低於國際市場;鐵礦石進口量則降至二月來低位,鋼廠在需求淡季之前消化庫存,煉焦煤等原料成本飆升,亦令鋼廠抑制產量。此外,煉油業者的原油進口量創今年以來最低。
花旗金屬分析師Xian Liao稱:「看起來情況像是季節性因素與需求疲弱疊加。」Argonaut Securities分析師Helen Lau表示,人民幣貶值是妨礙銅進口的一個因素。
中國央行昨日調降人民幣兌美元中降價92個點子報6.7817元,在岸人民幣日間收盤創六年來低位。交易員稱,美國大選是近日最大風險事件,由於不確定性較高,自營盤以平盤為主,而客盤購匯情緒亦較為平穩,臨近收盤大行離場客盤推低匯價至6.78元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