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住宅供應穩步增加是鐵一般事實。根據運輸及房屋局最新數字顯示,截至今年九月底止,未來三至四年私樓潛在供應量為九萬三千個,繼續處於紀錄新高,即平均每年新增供應量達到二萬六千個。縱然過去數月樓價反彈勢頭急勁,逐步迫近去年九月的歷史高位,但置業者需要保持清醒頭腦,原因環球經濟險阻重重、金融震盪不斷,物業資產價格承受回調壓力不輕,不用心急入市盲搶樓。
事實上,環球資產泡沫脹爆風險揮之不去,構成當前世界經濟最大不明朗因素。美聯儲局委員一再出口術,令市場對年底加息預期不斷強化,而歐日央行則礙於量化寬鬆貨幣措施不良副作用愈來愈大,因而在考慮進一步加大放水力度之時顯得猶疑不決,導致近期全球股債等資產價格上升動力明顯減弱,出現搖搖欲墜的險情,令本港樓市形勢更加兇險。
近周環球股市走勢不對勁,其中港股連跌四個交易日,昨日失守二萬三千點大關,有急轉直下之勢,而全球主權債沽售壓力也甚為猛烈,美國長債孳息衝上五個月高位,迫近兩厘重要關口,勢必拉高企業融資成本,環球金融市場正醞釀新一輪震盪,本港樓市反彈浪也可能接近尾聲。
值得注意的是,本港樓市購買力在過去數月大爆發,一方面是全球「水浸」,資金一窩蜂投向「磚頭」資產,另一方面是地產商提供高成數按揭以及銀行下調H按利率,招引心急的用家「上車」,加上人民幣走貶,內地客在港置業意欲回升,催生這一波樓市反彈浪,二手樓價從今年低位累升超逾百分之十,對比去年九月歷史高位,僅低約百分之二而已。
不過,本港樓市升勢會否延續下去,仍然存在很大變數。首先,環球經濟復甦舉步維艱,其中本港經濟上半年增長只有百分之一點二,比去年下半年的百分之二點一增幅,低了零點九個百分點。經濟持續走下坡,樓價升勢難免遇阻。
其次,住宅供應步入高峰期。未計今年第四季,首三季住宅施工量已達一萬九千個,為十六年來新高,意味未來一兩年住宅供應持續處於高峰期,制約樓價升勢。
第三,市場購買力大量消耗。今年第三季一手樓成交宗數共六千二百宗,為七年來最旺一季,涉資五百五十億元,更是歷來第二高的季度成交額,反映購買力嚴重透支。近日樓盤銷售速度開始放慢,樓市已露出了疲態。
第四,美國加息陰霾不散。當前金融市場尚未完全充分反映加息因素,尤其是全球主權債息升不停。一旦環球股債泡沫爆破,最終必然禍延本港樓市。
全球密切關注資產泡沫惡化,紛紛推出冷卻措施,防範金融系統性風險。本月初內地急推限貸、限購等樓市調控措施,初步取得成效。近日本港金融管理局亦出招嚴控違規二按,看來樓市短期見頂回落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