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民生所繫/希望新政陸續來 解民眾「急難愁盼」

時間:2025-10-21 05:02:48來源:大公报

  圖:民眾期待政策扶持養老服務。圖為北京市芙蓉養老照料中心的護理人員推着老人在戶外活動。\新華社

  「十五五」規劃僅關乎國家發展的頂層設計,與國之大計有關,更與每一位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多位內地民眾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時,希望規劃能瞄準民生「急難愁盼」問題,從就業到住房,從教育到醫療,從養老到社會保障,出台更多利好新政。

  「我希望『十五五』期間,政府能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就業機會。」即將從北京師範大學文科專業畢業的李同學觀察到,當前就業市場結構性矛盾突出,新興產業崗位需求大,但傳統行業人才過剩。她期待通過政策引導,促進文化產業、社會服務業的發展,為文化創意企業提供更多支持,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住房問題同樣是青年關注的焦點。「租房市場不規範,合租糾紛頻發,希望『十五五』能進一步推動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

  在海淀一家科技企業工作小王也希望加大土地供應,降低企業拿地成本,讓更多青年能以合理價格租到以及買到住房,以安居樂業。

  共享教育資源 促進養老服務

  「希望『十五五』能推動教育公平。」家住北京大興區的張女士說,自己所在的是所謂的北京郊區,就她個人感受,城鄉教育資源差距依然存在,優質教師向城市集中,身邊很多家長為了擇校,都花高價去城區購買學區房。她期待通過政策傾斜,加強教師培訓,推廣「互聯網+教育」模式,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醫療保障方面,中年群體更關注慢性病管理。「我父親有糖尿病,需要長期服藥,但社區醫院藥品不全。」陳先生建議,進一步完善分級診療制度,提升社區醫院服務能力,同時擴大醫保報銷範圍,將更多慢性病用藥納入目錄。他還觀察到,許多獨居老人面臨就醫難、生活不便等問題。他期待通過政策扶持,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同時希望社區能建更多「智慧養老驛站」,提供上門護理、緊急呼叫等服務,並推廣「家庭養老床位」模式,讓老人在家就能享受專業照護。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