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行政立法同心治港創未來」研討會昨日上午在政總舉行。政府司司長陳國基、立法會主席梁君彥、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秘書長譚耀宗、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在會上發表專題演講。\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攝
「行政立法同心治港創未來」研討會昨日上午在政府總部舉行。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立法會主席梁君彥、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秘書長譚耀宗、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在會上發表專題演講,與社會各界代表、愛國愛港團體,以及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成功舉行第八屆立法會選舉的意義和重要性。
他們表示,由愛國者組成的第七屆立法會議員摒棄了過往嘩眾取寵、「拖後腿」和對抗式的政治文化,行政立法機關之間重建了互信,大大提升了特區政府的管治效能。相信即將舉辦的第八屆立法會選舉將選出更多年輕有為新一代、來自不同界別的賢能之士,為國家和香港的發展增添動能。\大公報記者 義昊、陸九如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用好「行政主導、愛國者治港」組合拳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強調,良性的行政立法關係是為香港開新篇、謀發展的重要基礎。特區政府和立法會必須要運用好行政主導、「愛國者治港」這一套組合拳,積極推動經濟發展,改善民生。
陳國基表示,在新時代和新氣象下,本屆特區政府自從開局以來,展現出「同為香港開新篇」的擔當和決心,致力凝聚政府、社會和個人的力量,同心協力,和衷共濟。一同建設好香港。他強調,立法會作為特區管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亦兼具匯聚民意、監察政府、制定法律、完善公共政策等重要職能,與香港的整體利益和市民的福祉息息相關,緊密相連。
以建設更美好香港為共同目標
陳國基指出,良性互動是指政府與立法會都是以建設更美好的香港為共同工作目標,本屆特區政府亦銳意加強溝通,建立優質、高效、真誠合作的行政立法新關係,除了自己會定期與內會正副主席開會外,行政長官亦引入前廳交流會、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兩項創新的安排。其中前廳交流會至今已經舉行20次,成效非常正面。互動交流答問會則可實現雙向溝通。
陳國基表示,本屆立法會議員議政風格煥然一新,摒棄了過去嘩眾取寵、「拖後腿」和對抗式的政治文化,行政立法重建互信,大大提升特區政府管治能力,社會不需再擔心被「拉布」或反對派惡意利用議事程序拖垮立法議程,導致一些惠及民生的法案不能即時通過。政策局亦不須花心力回應無理批評,可專注政策制定,聆聽一些理性、務實和有建設性的意見,盡早落實更多有利社會發展和惠民生的措施。
他舉例,本屆立法會在議政效率實現質和量的飛躍,審議通過的法案大約有130條,較上一屆超出60%。立法會亦通過了多項對國家安全、經濟民生都有重要意義,並具有前瞻性、創新性和深遠影響的法案。他稱讚在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審議期間,立法會議員提出不少意見,最後有91項修正,使條例更完善,體現行政立法的擔當。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完善選制後 議會功能大幅提升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表示,第七屆立法會是完善選舉制度後的首屆立法會,在行政主導下,立法會理性務實、高效團結,與行政長官和政府官員建立良性互動、同心同德的新常態,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
梁君彥寄語有意參選新一屆立法會的人士,用心做好選舉工程,向社會展現出能力,對香港和國家發展的願景和承擔,同時也要務實為民和無私奉獻,全力爭取選民的支持。
梁君彥指出,本屆立法會通過約130項法案,與上屆同期的81項相比增加6成,這些法案都有助於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例如推動家族辦公室來港發展、取消強積金對沖等。在審議撥款方面,立法會財委會審批了261個項目,總承擔額共6972億元。
議員更新換代是健康及常態
此外,在今屆立法會會期內,眾多審議法案均在吸納議員議案後提出,在國家安全立法方面,在182條草案中修改了91項,這是前所未有的,亦是良性互動的最佳範本。
梁君彥表示,在行政長官帶領下,第七屆立法會與政府一同完成了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並於去年3月19日,立法會以全票通過了基本法第23條立法。這彰顯維護國安,人人有責。這不僅是完成了一項延遲超過26年的憲制和歷史責任,更是讓《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與香港國安法形成了雙法雙機制,為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築起了更堅實的屏障。
梁君彥還表示,議員更新換代是健康及自然的常態,過往幾屆換屆選舉,平均有超過三成議員沒有連任,並相信選擇不連任的議員未來會繼續在不同崗位貢獻國家及香港。而宣布爭取連任的議員,並不會獲得特別祝福,要與其他初次參選者一樣,在同一條起跑線公平競爭,都要經過選舉的洗禮爭取支持,才有機會脫穎而出。
梁君彥寄語有意參選人士,用心做好選舉工程,向社會展現出能力,對香港和國家發展的願景和承擔,同時也要務實為民和無私奉獻,全力爭取選民的支持。
再出發大聯盟秘書長譚耀宗:共建「行政立法命運共同體」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秘書長譚耀宗對於「一國兩制」和「愛國者治港」新時代下的行政立法關係,提出需從思想轉變、實踐行動、人才互通三方面發力,共建「行政立法命運共同體」,進一步實現無縫配合。
譚耀宗指出,香港現迎來專注發展的關鍵時期,而暢順的行政立法關係是實現良政善治的核心。他引述夏寶龍主任的講話強調,立法會議員是管治團隊的重要組成部分,並非「局外人」,需認清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積極擔當作為,與特區政府良性互動,共同為香港發展出力。
認可「前廳交流會」成效
為迎接新一屆立法會,並探討如何進一步實現無縫配合,譚耀宗提出三點核心主張。第一,思想層面需實現根本性轉變,建立「行政立法命運共同體」的信念。他回顧過往反中亂港分子為反對而反對,無理拖延利民議案與撥款,嚴重阻礙香港發展,而在「愛國者治港」的前提下,行政與立法應是「榮辱與共的同事」和「並肩作戰的戰友」,雙方需從思維、行動到流程深度合作,以香港整體利益為目標,做到目標一致、上下同欲。
第二,實踐層面需主動作為,打破「政府制定、立法會被動接收審議」的傳統模式。譚耀宗認可「前廳交流會」等事前溝通機制的成效,認為政策醞釀階段邀請議員參與,有助提升建言理性與政策可行性。他以北部都會區建設為例,立法會議員不僅起到監督作用,更可積極出謀獻策,包括組織業界專家及學者建議,再向政策局提交報告。
第三,實現良政善治需推動行政與立法的人才互通。譚耀宗指,現屆政府中有5位前立法會議員獲委任政府要職,同時亦有經驗豐富的官員轉任立法會議員,這種角色轉換不僅讓政策制定更貼地,亦令立法會監督及質詢更精準,有助優化政策。
他相信人才在行政立法機關之間的互通將會形成常態,有利於提升管治效能發展動力。最後,譚耀宗期待更多新面孔加入,為立法機關帶來新視野、新思維,又呼籲全港市民、各行各業、社團組織一起積極投票。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從實踐中體現出香港式民主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表示,在起草基本法過程當中,行政立法關係被視為特區政治體制中的首要問題。香港政治體制是行政主導的體制,在行政主導下,基本法規定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既相互制衡,又相互配合。該相關法律條文的目標,是要體現行政立法的良性互動關係。
劉兆佳指出,基本法對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提出了明確的政治要求,在基本法的框架下,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應相互尊重、信任、坦誠、包容、體諒、實事求是及理性務實,兩者能夠從維護國家與香港的整體和長遠利益出發,各司其職,慎重並負責任地行使權力以及互動合作。香港行政立法的制衡關係是辯證統一、對立統一的關係,模式獨特而體現出香港式民主,要拿捏好、兼顧好、平衡好並落實好這種辯證關係並不容易,需要從實踐中不斷累積和總結經驗教訓。
他又表示,市民大眾亦都需要明白這種辯證關係的真諦,否則很容易將一些矛盾誇大對待,或將立法會對政府的大力支持,當作立法會不履行制衡職責。因此,在推行公民教育的時候,必須講清楚香港行政立法關係的獨特性與必要性。
劉兆佳提及,2019年爆發的嚴重暴亂,令中央與香港各界意識到,如果政治格局及生態不進行重塑,行政立法的關係便不能走向良政互動,為了重塑香港政治局面,中央果斷出手,從根本上改革了香港的立法會選舉制度,將反中亂港分子從香港的管治架構中驅逐出去,讓愛國力量得以全面掌控立法會,從而讓「愛國者治港」原則得以全面落實。
議員加強自我監督積極作為
劉兆佳強調,立法會議員必須認清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加強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完善,積極主動擔當作為,深入聽取市民意見,與特別行政區政府開展良性互動,不斷提升參政議政水準,為香港實現良政善治發揮更大作用。
他期待今年底新一屆立法會產生後,行政立法關係、有效管治以及未來發展,在過去四年行政立法良性互動的基礎上踏上新台階,尤其是在通過參與「十五五」規劃對接國家發展戰略,以北都建設為抓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經濟發展改善民生,以及聯手應對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