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分析認為,現時本港樓市政策風險愈來愈大,置業者入市需倍加留神/新華社
面對近月本港樓市狂態重現,金管局昨日突然出招嚴控違規加按活動,相信有助樓市降溫,不排除揭開新一輪遏抑樓市的序幕,現時樓市政策風險正在急速上升,置業者需要倍加留神。
揭開新一輪樓市調控序幕
近日本港金融管理局向銀行發信,表示注意到違規加按(業主沒有通知一按銀行而向財務公司申請加按)情況,會增加本港銀行體系承受的風險,將與土地註冊處商討嚴控未獲銀行同意而進行加按的活動,當土地註冊處發現有銀行抵押借貸物業進行加按的時候,直接向銀行發出警示,可視為揭開新一輪調控樓市的序幕。
事實上,銀行一般不會輕易批准物業加按,因而業主向財務公司(財仔)申請加按,普遍不會通知銀行,結果出現逾十按物業,最終成為銀主盤,對本港銀行體系帶來潛在巨大風險。
金管局出招矛頭指向財仔
其實,一按物業加按之後,按揭成數隨時高達十成,令現時規定銀行六百萬元物業以下按揭成數最高六成的指引形同虛設,日後物業斷供風險甚大,大大增加銀行壞帳風險。
再者,過去三個月樓市升勢急勁,累積升幅超逾百分之六,轉眼間樓價已重返去年九月歷史高位,業主違規加按套現的問題有變本加厲跡象,勢必加速樓市爆泡。從財務公司廣告宣傳如排山倒海,便知道加按市場十分活躍,此時金管局不能坐視不理。
關乎本港銀行體系穩定性
同時,嚴控加按一定程度有助樓市降溫。眾所周知,全球資金氾濫,物業資產泡沫進一步吹脹,本港樓市狂態重現,令業主違規加按套現有增加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個別業主瞞着一按銀行向財仔加按套現,竟然主要用作投資物業,金融管理局有必要出招打擊違規加按活動,否則會埋下一個重型金融炸彈,後患無窮。
事實上,在資產荒與「磚頭」有價之下,已掀起了新一波買樓收租之風,近月推出新樓盤,尤其是實用面積三百方呎以下的蚊型單位,吸引大批本地投資客入市,其中一個新樓盤,投資客的比例竟然高達五成。
據了解,土地註冊處最快明年初向銀行發出抵押物業加按的警示,相信成為本港樓市短期見頂回落的利淡因素之一。
現時本港樓市政策風險愈來愈大,置業者入市需倍加留神,特別是美聯儲局年底加息機率已上升至逾七成,而內地多個城市推出限購、限貸措施已初見成效,近月樓價升勢放緩,本港樓市不可能獨善其身。近日本地地產股走勢偏軟有啟示作用,如新鴻基地產昨日回落至一百一十五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