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左起)首席研究員及中大醫學院青少年泌尿治療中心主管譚煜謙和中大醫學院青少年泌尿治療中心主管及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泌尿外科教授吳志輝/大公報記者郭艷媚攝
青少年間廣傳「吸冰安全過索K」的荒誕說法,中文大學進行全球第一個大型調查顯示,濫用俗稱「冰毒」的甲基安非他明的人,近五成出現尿頻、尿急、排尿困難及排尿不清等問題,比未濫藥人士高出四倍,而混合濫用「K仔」及「冰毒」後出現以上症狀的風險更比一般人高九倍。泌尿科專科醫生呼籲青少年勿聽信謠言,盡早遠離毒品,否則遺憾終生。/大公報記者 郭艷媚
321中學生曾濫藥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在2012至2014年,進行青少年流行病學統計,以檢視青少年下尿路症狀發病率及濫用精神藥物的影響,隨機在全港抽取45間中學,共11938名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當中有321名學生曾濫用精神藥物。調查顯示,沒有濫藥的組別有18.5%人曾出現下尿路症狀,曾濫藥的人則有47.8%曾出現症狀。
調查再把濫用不同精神藥物的學生分類,發現只濫用俗稱「K仔」氯胺酮的人有47%出現下尿路症狀,比未曾濫用精神藥物的受訪者高出五倍;而只濫用「冰毒」的學生有45%出現下尿路症狀,比未曾濫藥的人士高出四倍,而同時濫用「K仔」和「冰毒」的人,有70%曾出現下尿路症狀,屬風險最高的群組。
首席研究員及中大醫學院青少年泌尿治療中心主管譚煜謙表示,社會對「K仔」對泌尿系統的損害已經有一定了解,但對「冰毒」的副作用則較少討論,更聽到很多關於「冰毒」的錯誤說法,包括「吸冰相對索K安全」、「冰是刺激性藥物,可以讓人活躍起來,幫助女士減肥」、「吸冰可以提高性功能」,甚至「吸食冰毒可以洗走K仔帶來膀胱系統的問題」。這些都是荒誕的說法,根據最新的調查指出,濫用「冰毒」是會引致下尿路症狀,「冰毒」對人體的影響絕對不容忽視。
吸「冰」可致腎積水
中大醫學院青少年泌尿治療中心主管及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泌尿外科教授吳志輝解釋,濫用「冰毒」是會干擾膀胱括約肌的神經系統,導致泌尿功能障礙,最主要引致排尿困難和排尿不清的症狀,由於「吸冰」比「索K」出現的症狀看似較輕,沒有排尿疼痛和出血現象,青少年往往不以為然,但其實吸食「冰毒」同樣會引致下尿路症狀,最嚴重可導致腎積水,尿液長期儲存在尿道更會增加感染機會。他強烈建議青少年及早戒除濫用冰毒的習慣,如有任何疑問或需要,可親自致電2632 3773向▉威爾斯/威爾士(國名)▉親王醫院的青少年泌尿治療中心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