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目前設立的自貿區都屬於城市型自貿區。比如,上海自貿區目前面積為一百二十平方公里,範圍涵蓋七個區域
文| 蔡宏波
愛爾蘭政府在香農國際機場以東1公里處建立了香農自貿區,總面積2.43平方公里,受限於較小的面積,香農自貿區內部僅解決生產製造、現代服務等核心功能,而科技研發、生活服務等配套功能全面依靠城區解決。據統計,香農自貿區每年為愛爾蘭及香農地區貢獻超過6億歐元的經濟收入和近千個工作崗位。與此同時,整個地區的失業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下滑。在經濟下行背景之下,香農自貿區逆勢發展。
一、園區型自貿區
如果我們從空間經濟學出發,綜合分析不同自貿區的空間規模、空間形式以及與城市的空間關係,可以將自貿區分為園區型、城市型和集群型。香農自貿區就是園區型自貿區。園區型不同於現今大多數的城市型自貿區,它一般設置於港口或機場的臨近區域,以獨立園區形式存在,有明確的圍欄管制。這一類型的自貿區出現得最早,其建設實踐也最為豐富。
美國49號自貿區也屬園區型,它由通用區和次區域兩個部分組成。通用區鄰近港口、航道、高速公路等區域性交通設施,由12個相互獨立的園區組成,分別承擔保稅倉儲、加工製造、商務服務、休閒娛樂等功能。次區域則由11家空間相對分散的單獨企業構成,這些企業主要沿快速路、高速公路等城市內部的快速通道分布。無論是通用區還是次區域,內部的空間組織相對分散,以獨立的小園或企業散布於城市中。所以,自貿區與城市空間聯繫相對緊密,依靠城市提供居住與生活服務。
二、城市型自貿區
1、國外
城市型自貿區出現在21世紀以後,是一種新型的自貿區空間形式。現有的建設實踐主要集中在韓國。韓國政府自2003年開始,結合空港、海港設立了包括仁川機場自貿區、釜山.鎮海自貿區等在內的多個自貿區。這些自貿區與傳統的園區型自貿區相比,呈現出規模更大、功能更綜合的新特徵。
在規模上,城市型自貿區規模更大,可以達到20-50萬人口的中等城市規模。在區位上,同樣需要依託港口、機場等樞紐性的交通設施,但與城區相對脫離,獨立成片。在監管方式上,並沒有封閉式的圍欄,地域上相對開放,主要監管片區範圍內入駐的企業及享受關稅優惠的貨物。在功能上,要求具有「獨立城市」般的綜合性和明確的內部分工。
通過下面的配表,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兩種自貿區之間的區別。
2、國內
中國目前設立的自貿區都屬於城市型自貿區。比如,上海自貿區目前面積為120.72平方公里,範圍涵蓋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金橋出口加工區、張江高科技園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7個區域。規模較大且在每個區域中所劃定的自貿區範圍呈現連片式的分布特徵,但與城市相脫離,獨立成片。
從上海自貿區的空間規劃來看,洋山保稅港區、外高橋保稅區、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的共同特點是遠離市區,相對比較封閉。以外高橋保稅區為例,區內大多都是出口加工型企業,而當前期望較大但不盡人意的自貿區金融自由化需要有大量金融資本的流動,金融改革與創新需要在更高層面進行統籌,故其容易受到地域的局限。上海自貿區這類城市型自貿區的特點之一就是較為封閉,與城市相脫離,獨立成片。
三、我們的建議
於是,我們考慮將城市型自貿區與園區型自貿區相結合,綜合兩者的特徵,即在已劃定的城市範圍內,僅選擇一些特定地點建立多個類似園區型自貿區的小型自貿區,使得城市內部的自貿區呈現出有別於連片式分布的散點式分布。
借鑒愛爾蘭香農自貿區及美國49號自貿區等園區型自貿區的經驗可以發現,園區型自貿區與城區之間的聯繫更為緊密。由於面積較小,園區型自貿區的大部分配套功能只能依靠城區來解決。如果自貿區在城市中呈現散點式分布,即其內部的空間組織相對分散,以獨立的小園散布於城市中,自貿區與城市空間聯繫相對緊密,依靠城市提供居住與生活服務,這就使得自貿區走進了城區居民的生活之中,解決了部分自貿區沒有居民、部分開放措施沒有對象的問題,能夠使自貿區發揮更大的輻射和帶動效應。
與此同時,由於這種緊密的聯繫,依靠自貿區各項改革與開放政策,整個片區都因滿足並提供更高的產業配套需求而收益更多。在較短時間內,自貿區會產生極大的對周邊城市優質資源的虹吸效應,當然也會產生巨大的經濟外溢效應,使周邊城區產業布局與分工更加成熟,進一步帶動周邊城區的建設和發展。
(作者為北京師範大學經管學院中國自由貿易區研究中心主任 航空經濟發展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