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選舉委員會選情複雜而嚴峻\宋小莊

時間:2016-10-04 03:15:42來源:大公網

  儘管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的政改方案被反對派議員捆綁否決,選舉委員會未能成為提名委員會,但是今年12月由選舉產生選舉委員會的選情,其複雜性和嚴峻程度都超過以往各屆同類選舉。

  如果行政長官的選舉和選舉委員會的選舉都是在愛國者之間的選擇,即選舉委員和行政長官的全部或大部分參選人都是支持「一國兩制」和愛國愛港的人士,香港就不會發生所謂選情複雜而嚴峻的問題了。選情之所以複雜而嚴峻,就是因為選舉委員和行政長官的參選人未必都是愛國者。這也不奇怪,香港回歸前就是國際的諜報中心,不時成為國際反華、反共勢力的基地,長期以來也曾是國共兩黨鬥爭的一個場所。回歸以來,有的情況改變了,但有的情況沒有完全改變,加上還有新的情況出現。這是世界各國的地方行政區域不曾有的。否則,高瞻遠矚的鄧小平就不會提出以「一國兩制」來解決香港問題。  

  香港政情已明顯改變

  當下香港特區的政治情勢更為複雜。今年立法會的選舉經歷了回歸以來未有過的變局,該變局距選舉委員會的選舉只有三個月,距行政長官的選舉只有六個月,這是過往同類選舉不曾出現的。空間相同,時間距離又如此之近,選舉委員會的選舉必然受到立法會選舉的影響。回歸以來的立法會選舉,都是建制派和傳統「泛民」兩大陣營之爭奪,選民的比例大致是「6:4」。但經過這次立法會選舉,本土「港獨」勢力迅猛崛起,選民的比例成為「4:2:4」。有人認為香港進入三分天下的時代,反對派互相牽扯、消耗力量,對建制派有利。這種看法是靜態的,也是片面的,遺漏了不少不能忽略的因素。由於政府未能有效應對「港獨」,其勢力還在擴展之中,傳統「泛民」和本土「港獨」派之間有鬥爭,但合作和配合是主要的,傳統「泛民」正為本土「港獨」派所牽引,這從選舉中可以判斷。回歸後的傳統「泛民」已比回歸前激進;現在還向更激進的道路前行,這種牽引力量還在發酵、加大。

  這種情況會影響1200人的選舉委員會的選舉結果。過去各屆選舉委員會的選舉,建制派取得大部分席位,傳統「泛民」大約取得六分之一的席位。但這種情況可能會有改變,原因是:(一)傳統「泛民」走向激進,從拒簽確認書以支持本土「港獨」派可見其端倪。(二)傳統「泛民」和本土「港獨」派在立法會功能選舉中取得過往不曾有的「好成績」,他們正在利用相應的立法會議員牽頭部署捆綁參選。(三)他們已設計出所謂讓建制派不敢應對、難以應對,而容易被界內選民認同的選舉口號。例如「ABC」、重啟政改、廢除功能界別選舉等。

  在選舉委員會38個界別中,最嚴峻的是專業界。10個界別中,除了中醫界和工程界外,反對派有可能囊括8個界別的幾乎全部或大部分席位,中醫界和工程界也不排除有部分席位被取走。在自由黨取得的4個功能界別議席中,反對派也會推出他們的牽頭人進行捆綁,取得相當一部分席位。由於反對派區議員比以往為多,在選舉委員會的席位比重會有所增加。在其他界別中,建制派是否能囊括全部席位,恐也未必有把握。初步推算,如建制派未能有效應對,反對派在選舉委員會的席位,可能達到前所未有的介於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間。

  2017年行政長官的選舉可能是連任之戰。回歸以來曾有兩次連任之戰,第一次是2002年董建華競選連任,第二次是2007年曾蔭權競選連任,都沒有懸念。沒有懸念,是因為沒有挑戰者,或只有一名挑戰者,競選連任者仍然處於非常有利的地位。但2017年的競選卻或有變數,在建制陣營中,參選人可能有兩名以上。在反對派陣營中,可能沒有人參選,但也可能有一名候選人。過往的連任,原行政長官獲得的提名都是絕對優勢的,都過半數或過大半數,可以推算誰會當選。但現在任何候選人包括競選連任者獲得提名都未必輕而易舉,要獲得過半數提名或當選,尤其艱難。如果無人在選舉中獲得過半數票,則還需要重新提名和選舉,這種情況是以往不曾經歷過的。提名時記名、投票時不記名的制度,也增加了選舉的不確定性。

  反對派試圖做「造王者」

  行政長官候選人可能有不同的組合,變化多端,不能等閒視之。如反對派取得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選委席位,即300到400之間的席位,對行政長官的產生會有不利的影響。不妨舉例說明如下:(一)建制派有一名候選人時,仍需取得選委超過半數才能當選為行政長官。不論反對派是否有候選人,無人當選的情況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二)反對派不派人參選,建制派有兩名候選人,但兩名候選人在選舉時都沒有獲得選委超過半數支持,反對派選委就成為「造王者」。(三)反對派有一名候選人,建制派有兩名候選人,但兩名候選人都沒有獲得選委過半數支持,反對派選委全力支持其候選人,由於無人獲得過半數選票,有必要另外擇日再次提名、選舉。

  由此可見,反對派不提出或只提出一名候選人,都會對選舉產生不利的影響。前面提到的是建制派有兩名候選人的情況,如建制派的候選人超過兩名,情況就更為不利。

  由此推斷,要使行政長官的選舉順暢而又被選舉委員會接受,為廣大市民喜聞樂見,有值得關注的兩點:(一)建制派在選舉委員會各分組的選舉中,應採取可以取得不少於五分之四席位的策略,足以應對反對派的種種挑戰,反對派只能取得不超過五分之一的席位。(二)建制派最多只能有兩名候選人,但最好只有一名候選人。不論只有一名還是兩名候選人,該候選人的膽略、能力、政綱、聲望、待人處事等方面都應當具有超越性。

法學博士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