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記者會上,特區政府以負責任的態度,全面介紹和解釋橫洲發展計劃,以真誠的態度回應社會的關注,努力凝聚共識化解矛盾,做法值得充分肯定。香港社會應以尊重事實的態度,不要讓橫洲發展計劃受到不必要的泛政治化干擾,有關候任議員和《蘋果日報》更不應用沒有事實根據、捕風捉影、斷章取義、穿鑿附會的消息,來抹黑特首和特區政府以「洪荒之力」解決香港住屋難的問題,社會各界應珍惜和肯定特區政府「做出來的成績粒粒皆辛苦」。
政府施政已初見成效
特首梁振英聯同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運輸及房屋局、發展局官員,昨天召開記者會,向社會全面介紹和解釋橫洲發展計劃,起到釋疑解惑、澄清真相,充分滿足公眾知情權的作用。第一,處理橫洲第二、三期發展要克服的困難,包括工業村污染、基建配套、棕地作業等,因此先推行橫洲第一期發展,這一安排是非常合理的,符合先易後難的原則;第二,為免拖遲發展,採取先易後難的做法,是為了盡快增加房屋供應,興建17000個公營房屋單位的目標不變,絕無所謂的「官商鄉黑」。
本屆政府將解決香港住屋難問題,作為施政的重中之重,已初見成效。本港現擁有足夠土地興建9.3萬個私人房屋單位。而新界橫洲和皇后山則是香港未來主要的公營房屋供應地點,合共可提供近2.7萬個單位,對解決公營房屋短缺問題極為重要。因此特區政府十分重視,由行政長官親自領導跨部門小組協調推進開發計劃。
梁振英表示,在2014年1月27日的會議上,相關部門認為需時處理棕地問題,為免拖遲發展,運房局先建議發展第一期,第二、三期則延後。梁振英說,在了解所面對的困難後,他支持朝這方向開展工作,作為特區政府最高負責人,做決定是應有的擔當。梁振英強調,採取先易後難的做法,為了盡快增加房屋供應,絕無所謂的「官商鄉黑」,重申興建17000個公營房屋單位的目標不變。記者會結束時,梁振英主動提出回答多一個問題。梁振英重申,橫洲事件是一個好機會向社會展示政府做事的決心及困難,面對各方面的阻力及困難,他多次感謝同事的辛勞,又希望外界支持及配合政府。其間梁振英一度哽咽地說:「無論公營房屋、私營房屋,我們做出來的成績,粒粒皆辛苦。」
橫洲發展計劃涉及規劃、基建、交通環保等問題,因此由特首親自領導工作小組處理,先推行橫洲第一期發展。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亦指出,如果當日堅持一、二、三期發展一併推出,恐怕到今日仍未可啟動有關程式,亦不可能令橫洲第一期的4000個單位在2024/25年度完成。
香港社會應以尊重事實、依法有據的負責任態度,討論這個增加公屋供應、對整體社會有利的發展項目,不要令其受到不必要的泛政治化干擾,有關候任議員和《蘋果日報》,更不應抹黑特首和特區政府在解決香港住屋難問題上所做出的成績。
一直以來,政府進行規劃發展時,諮詢各方面持份者,聆聽意見,均屬正常而行之有效的做法,即使是港英政府年代亦是如此運作。在無證無據之下,將「摸底」溝通誣衊為「枱底交易」,實在是莫須有的罪名。橫洲仍然是以1.7萬個單位為目標,雖然在發展過程中或會影響個別利益,但本屆政府從不退縮,亦不會放棄每一個增加土地供應,包括棕地建屋的機會。對於橫洲公屋發展計劃,最重要的是看政府在推動過程中是否合法合程序。如果沒有真憑實據,光靠質疑就橫加不實的指控,無疑是不公道的。
反對派抹黑圖操控政局
令人關注的是,「雷動計劃」導致選舉出現大量不正常現象,包括多名選前民調一直低迷的激進「本土派」候選人,在棄保之下高票當選,朱凱迪甚至成為「票王」。自從候任議員朱凱迪突然聲稱因關注橫洲發展計劃而被「恐嚇」以來,有關橫洲發展的各種議論和消息不斷,朱凱迪和《蘋果日報》頻頻「爆內幕」,無中生有渲染橫洲公屋計劃牽涉「官商鄉黑」的勾結。現在已經看得很清楚,這是幕後勢力和反對派「倒梁」奪權的一個部署,目的是要影響十二月的選舉委員會選舉和明年三月的行政長官選舉。
特首多次強調,特區政府在土地開發上從不退縮,亦不會放棄每一個增加土地供應的機會,並倡議設立平台,讓各持份者參與討論。昨天又主動召開記者會交代計劃詳情,足見政府誠懇回應社會的訴求,努力凝聚社會共識,這種坦誠回應社會關注的態度,值得充分肯定。朱凱迪當選之後,特首邀請他見面,他就一口回絕,特首邀請他加入平台討論橫洲發展,他又拒絕。身為候任立法會議員,朱凱迪不應罔顧議員職責,選民投票讓他進入立法會,是期待他反映訴求,與政府及各持份者溝通協調,為香港發展共商大計,而不是事事泛政治化,為反對而反對。
對橫洲發展計劃,《蘋果日報》極盡造謠誣衊之能事,聲稱橫洲公屋計劃被候任議員揭發可能涉及「官商鄉黑」勾結,事件已成為特區政府重大的管治危機雲雲,又對特區管治團隊極盡挑撥離間之能事。立法會選舉才塵埃落定,《蘋果日報》就迫不及待策動新一波「倒梁」行動,暴露《蘋果日報》及外部勢力在操控激進「本土派」進入立法會後,企圖操控十二月的選舉委員會選舉和明年三月的行政長官選舉。
《蘋果日報》和激進「本土派」候任議員企圖操控行政長官選舉,反中亂港的野心不可謂不大,但絕不會得逞。香港市民希望安居樂業,不願意看到有人搞亂香港、倒港人米,這是香港的主流民意。
九龍東區各界聯會常務副會長、北京市政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