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東北特鋼年內爆第九次債券違約。上海清算所周一公布公告顯示,東北特殊鋼集團2015年第三期短期融資券(債券簡稱:15東特鋼CPoo3)本應於今年9月24日(當天為假日,順延至當月26日)兌付,但由於其公司流動性持續緊張,本期共計7.441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債券本息償付存在不確定性。至此,東北特鋼半年涉嫌違約金額44.32億元。
針對東北特鋼屢次違約的現象,有分析師指出,東北特鋼到期債券違約基本沒有懸念,預計此類現象對當前信用市場行情影響有限,告誡投資者不能輕視信用風險。另有分析表示,企業債券出現屢次違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產能過剩的行業風險逐漸暴露;其次,地方經濟不景氣,從而投資減少導致需求不足;再次,地方政府某些違背市場規律的認購,客觀促使違約事件的發生。
東北特鋼已成為違約事件的常客,對於是類公司若進行債轉股,但投資者恐難接受,也成為債轉股難以推進的原因之一。內媒援引中國證券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曹興權表示,債務人違約而不能履行到期債務屬市場風險,應讓市場決定處理方式。但由於東北特鋼之類企業破產程序難以啟動,認為可盡量利用破產法去推動殭屍企業治理。
企業債務違約頻發,或對內地銀行業的信貸風險構成負面。國際清算銀行(BIS)近日公布報告稱,中國信貸過度增長,暗示未來三年發生銀行業危機的風險上升。其中,中國今年第一季信貸與GDP之比觸及30.1超過10,在BIS評估國家中最高,遠超過第二高的加拿大12.1,預警中國金融過熱;預估償債率為5.4,達到「隱憂」程度,凸顯了違約風險。償債比率是還本付息金額與收入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