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選舉結果與議會勢力消長/曾淵滄

時間:2016-09-13 03:15:50來源:大公網

  本屆立法會選舉提名期間,選舉主任取消數名打着「港獨」旗號候選人的資格。不過,競選期間,依然有人或明或暗地自稱主張「港獨」,被取消資格的梁天琦也公開支持另一位被視為「港獨」但在提名前取向仍未清晰的候選人。

  反「港獨」不是只為了本屆立法會選舉,反「港獨」是長期性的。因此,當選的候任議員是不是可以上任,上任的宣誓是不是可以標新立異、改變原本宣誓的目的,宣誓後四年任期是否會公開提出「港獨」主張,這些都是值得警惕的事。「港獨」分子過得了提名那一關,不表示今後就可以為所欲為。這是本屆立法會選舉之後最重要的,需要跟進的重大事項。  

  「雷動」之後反對派裂痕更深

  立法會選舉的結果,多名被不少人視為「港獨」的參選者榜上有名,也因此,不少人擔心今後四年,立法會將變成「港獨」的舞台,所以反「港獨」的執法不是只為了立法會選舉,而是要貫徹始終,政府的立場要非常堅定。

  本屆立法會選舉結束後,不論建制派和反對派政黨,都各自慶功,其中反對派自稱勝利的聲音較大。實際上,本屆立法會選舉,建制派與反對派在直選的得票比例與上一屆分別不大,不過今年反對派多了一個席位,在比例代表制下,建制派與反對派得到的席位多多少少是要靠點運氣,有賴配票的方法,而配票是個難度很高的行為。

  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是九龍西。去年九龍西只有5個席位,建制派有2張名單,全部當選。今年,九龍西有6個席位,但是建制派依然只派出2張名單參選,兩張名單成為該區得票率的最高與第二高。從配票的角度來看,是浪費選票,如果能夠成功配票,建制派可以輕易取得九龍西3個席位。當然,配票工作是困難的,投票前誰知道自己能得到多少票?

  本屆立法會選舉,是歷來投票時間拖得最久的一次,理由是許多選民就是為了配票,要策略性地投票,希望在晚上才投票,希望可以在晚上時段通過票站調查來估計誰已經肯定入選,誰已經肯定落選,然後集中選票來支持可能當選也可能落選的邊緣候選人,希望推邊緣候選人進立法會。這個方法成功嗎?不論建制派、反對派,在某些選區成功,某些選區失敗。

  這一次選舉,反對派內出現了一個集體公開配票的行動,成功與否,見仁見智,合法與否,也見仁見智。不過,很肯定的是,反對派之間是更加撕裂,牙齒印更深。這是自然的結果,誰會喜歡有人公開叫選民——同一陣營的選民,不要投票給自己?

  因配票問題而導致反對派的撕裂是肯定的。不過,設計配票的一群人的計算倒是很準確,為了防止在配票過程中被放棄的政團在今後報復,就乾脆在配票的過程中將這些政黨趕盡殺絕,一個不留,或者淪為一人政黨,發揮不出力量。民協、新民主同盟被滅了黨,本屆立法會連個議員也沒有,將來也很可能從此消失。這兩個政黨在選舉後都出現區議員退黨的事,這些區議員都是全職議員,靠議員的薪金過日子,政黨的大旗倒了,大船沉了,只好跳船,尋找另一艘大船,這是很現實的事。工黨、社民連、人民力量、街工在配票之後就成了一人政黨,一人政黨的力量有限。

  建制派政黨擴大階層代表性

  當然,配票的確不容易。反對派在功能組別區議員第二選區,即所謂的超級區議員組別的配票肯定是錯誤的,導致塗謹申差一點就落敗。如果塗謹申真的落敗,配票者必成為反對派最大的公敵,為千夫所指。新界西朱凱迪成為票王,也因為他成為票王,工黨的李卓人落選,建制派的席位比反對派多1席。當然,建制派也一樣會浪費選票,除新界西外,其餘4個選區,票王票后都是建制派。

  本屆立法會選舉另一個很明顯的特點,是工黨與工聯會候選人落選的比率增加了。工黨派出4名候選人,只有1人當選,工聯會派出8名候選人,5人當選,其中兩人是循功能組別當選。換言之,不論是建制派或是反對派,立法會內工人的聲音減弱了,這也可以說:香港選民更關心政治議題,而不太關心工人福利。這是香港走向中產化的結果,選民為政治立場投票而不考慮工人利益。

  這一次選舉,最大勝利者是民建聯,派出的團隊百分百當選。不過,百分百當選的原因,是派出的名單少了,目的是穩打穩勝,最終果然大獲全勝。

  建制派中的自由黨,在此次選舉中的直選名單全軍覆沒,以商界利益為背景的自由黨,很明顯地被新民黨取代了。新民黨也是由商界、專業界組成的,還有民建聯也逐步地走向專業者,蔣麗芸更是一位很有錢的人,而與自由黨競爭商界選票的經民聯中的梁美芬,不是商人,而是專業人士。可見,建制派中的商界、專業界、基層界的界線已開始模糊。這也是本屆立法會選舉所顯現的重要特點。   資深評論員,博士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