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在多個新樓盤銷售好轉帶動下,預期八月樓價很大機會延續七月的升幅,令今年樓價跌幅進一步收窄
文|大衛
全球央行持續大舉放水,催生本港樓市呈現小陽春,私人住宅樓價格連續四個月上升,令今年來樓價跌幅收窄至百分之一點三,全年有轉跌為升之勢。
樓價升幅遠超經濟
今年六月底英國公投脫歐,成為環球經濟與金融市場不穩定的主要風險源,包括歐洲、日本及英國等多國央行相繼減息或加碼量化寬鬆貨幣措施規模,造成全球資金氾濫的情況變本加厲,持續寬鬆政策恐會加劇貨幣貶值,導致購買力下降,結果引發資金一窩蜂投向「磚頭」實物資產保值,這是本港樓價在實體經濟遇冷鋒之下仍然逆市上升的主要因由。
本港經濟陷入長期低速增長期,上半年增幅只有百分之一點二五,估計全年經濟增長在百分之一至二之間,但樓價升幅幅度卻超出實體經濟增幅,過去四個月累升了近百分之四,令人關注本港樓市泡沫風險再度惡化。
五大外圍不明朗因素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顯示,單是在七月份,本港私人住宅樓價在七月份升幅約百分之一點九,為十五個月最大,在多個新樓盤銷售好轉帶動下,預期八月樓價很大機會延續升幅,令今年樓價跌幅進一步收窄。
不過,本港樓市似好還憂,現水平樓價進一步大幅反彈,甚至收復去年九月失地、再次破頂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原因是多項政經變數繼續困擾本港以至環球經濟,在經濟持續走下坡之下,本港樓市好極有限。
一是英國與歐盟最快明年初就脫歐安排與日後關係展開談判,屆時環球經濟與金融市場再起波濤。
二是歐美多國在年內至明年上半年將會進行大選,不排除出現意想不到的黑天鵝結果。
三是日央行對經濟困局已無計可施,直升機撒錢漸行漸近,難料金融市場會有何反應。
四是歐洲銀行壞帳問題遲早引發危機,尤其是意大利銀行業最為高危。
五是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貨幣戰有進一步升級可能。
儘管如此,全球「水浸」之下,仍需要嚴防資產泡沫有炒爆。事實上,個別國家或地區紛紛出招遏抑資產泡沫,例如截至今年六月底止的過去十二個月,加拿大溫哥華樓市可說全球最火爆,勁升了百分之三十二,迫使當局對海外買家開徵百分之十五的房產轉讓稅。
內地限購值得參考
此外,內地個別城市如廈門重啟住房限購措施,下月五日起實施,已擁兩套房的廈門戶籍家庭,不能再買一百四十四平方米以下的住房或二手房,不排除會有其他城市跟隨。
內地住房限購舉措,明顯有意加強樓市調控,值得本港當局參考,當局有必要研推樓市辣招加強版,針對近期物業投資性需求急促上升。
內房股昨日普遍下跌,中國海外發展(00688)回落四角,以二十五元六角五仙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