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兩地樓市「A/H」股差異化/資深測量師 邵志堯

時間:2016-08-24 03:15:30來源:大公網

  香港是一個很獨特的一個地方,在過去百年用借來的空間和時間創造了一個奇跡,但香港實在太小,只有1000多平方公里和700多萬人口,北京市16000多平方公里,是香港的15倍,北京一個朝陽區已是半個香港,所以在北京由一個區去另一個區隨便用你兩、三個小時是等閒事,有部分香港人(為數也不少)仍抱着大香港主義,以香港就是標準去硬套其他地方,令其他人對香港人反感或仇視。

  香港是一個移民城市,大量同胞在上世紀中戰亂逃到香港,大家都很珍惜這個穩定的環境去創出新天地,但現在的香港和諧不再,很多人對內地人都帶着仇視態度去對待,筆者感到不是味兒,因為我們恥笑他們的行為,在數十年前也都全部犯過。我們並不是真的優越,只不過是在特定的環境中,我們的時鐘給他們快了幾十年而矣。

  正如一部分股票是在香港及內地作雙邊掛牌,從前是H股的股價較A股高,近幾年現逆轉了,A股掛牌的價格普遍貴三成以上,中國首富萬達集團董事長表示要把香港上市的萬達商業私有化,然後再在內地上市,說股價估值被低估了,其資產折讓高達六至七成,說對不住股東,香港股票市場由於內地股民參與不足,其地位開始受到考驗。

  同樣地,有很多香港人都質疑內地一線龍頭城市北、上、廣、深的樓價太高,說租金(兩厘)彌補不了供款利息(五厘多),是一個大泡沫,中國經濟即將爆,要趕緊把所有資產賣掉。其實,這些房地產泡沫論每年都有人講,和聖誕節時說Merry Christmas沒有分別,然樓價並沒有如他們的預期般爆煲,他們先跌進了個人觀感去作判斷。

  筆者不是聰明人,只懂看歷史大勢,中國仍處上升勢頭,以中國的人口和勤奮,在全球的GDP佔30至40%應是常態,有經濟學家估計應在2040年便可達到。因此,龍頭城市只會越來越貴,就算將來可能排第四或五的香港也差不到哪裏去,情況如同百多年前美國的情況一樣,中間過程不用我們去推敲,溢價也會較高,如同A股較H股高溢價,是當地人民信心的表現,這就是文化差異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