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深圳作為全國創新創業重要基地,上市公司具不俗增長潛力,吸引力不下於上海股市的權重股,市場對深港通有很大憧憬
全球央行展開新一輪放水,以每月二千億美元的規模,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結果資金大氾濫,具吸引回報的資產供不應求,呈現資產荒的情況。此時深港通機制開綠燈,作為內地新興產業、創新科技中小企業集中地的深圳股市,對外開放大門將在三、四個月後正式打開,可說食正資產荒的浪潮,尤其是目前歐美經濟不穩、股市高處不勝寒,資金東移成為新趨勢。
全球資金氾濫追逐資產
騰訊季績理想,昨日股價單日勁升半成,升上二○三元的歷史新高,成為帶動恒指升上二萬三千點的主要火車頭。從騰訊業績可知,內地新經濟蓬勃發展,潛在動能不容忽視,深圳作為全國創新創業的重要基地,目前上市公司之中,大部分屬於新興產業、創新科技的中小型股份,具有不俗增長潛力,吸引力不下於上海股市的銀行、石油等權重股,因而市場對三、四個月後開通的深港通有很大憧憬。
深圳A股成熱錢新出路
事實上,歐美日等發展國經濟不穩,股市又高處不勝寒,資金持續流向新興市場。由於今年全球央行不斷減息、擴大量寬規模,每月向市場放水二千億美元,以致全球資金大氾濫,可惜優質資產買少見少,呈現資產荒現象。例如全球主權債愈搶愈貴,出現逾十萬美元負息主權債的不正常現象,此時內地資本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計劃啟動深港通,勢必成為國際資金新出路。
值得注視的是,環球股市高企不下,一方面是全球央行放水,另一方面則是環球基金按捺不住,減持現金水平。美林美銀調查結果顯示,全球投資者在八月減少現金持有比重,增持新興市場以及美國股票,投資者現金比率從七月的十五年高點,即百分之五點八降至百分之五點四。
國際資金東移成新趨勢
其實,環球基金對今年落後的A股市場已虎視眈眈,在國務院批准深港通機制之前偷步入市,主要是吸納A股ETF。根據資料顯示,過去六周新興市場合共錄得一百三十億美元淨資金流入,反映國際資金東移成為新趨勢。
根據中證監的公布,深港通標的股份達一千三百隻,比滬港通為八百八十五隻為多。深港通南行可投資的股份,除了滬港通中的恒指綜合大型股指數成份股、恒指綜合中型股指數成份股及在上海與本港上市的A+H股公司,還有市值五十億元以上的恒指綜合小型股指數成份股。至於深港通北行可投資股則包括市值六十億元以上的深證成份指數與深證中小創新指數成份股以及在深圳與本港上市的A+H公司。
同時,深圳創業板公司規限香港的機構專業投資者參與,而未來考慮將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列入互聯互通的投資標的。
總之,深港通年底啟動,為本港金融業迎來新機遇,離岸人民幣資金池有望止跌回升。華夏滬深三百(03188)續可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