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濟 > 正文

「確認書」有助維繫民主制度/孔永樂

時間:2016-07-26 03:15:47來源:大公網

  九月四日將舉行立法會選舉。最近,選舉管理委員會規定任何有意參選的候選人需要簽署遵守《基本法》的「確認書」。筆者認為,近年來個別人士已經公開支持「港獨」政治取向,「確認書」有助強調「一國」的觀念。「確認書」設立後,社會有各種不同反應,一些已經報名參選立法會的人士更表示不會簽署「確認書」。現時,立法會選舉仍然在提名階段,我們要認真思考「確認書」的意義及政治效果。

  選舉運作要體現國家主權

  第一,國家憲法是維繫政治制度的最基本原則,民主選舉的運作亦要體現國家主權,最終建立良好及穩定的秩序。現時,世界政治制度五花八門,無論政治及選舉制度如何設計,目的都是希望讓政治代表有效管理一個國家,而不是重新建立另一個國家。進一步看,一個有效的選舉設計應該是集中於如何團結人們,而不是分裂一個國家。否則,國家或地方將會長期陷入內亂,地區經濟以及人們生活難以得到改善。

  重要的是,當選舉結果出現爭議時,我們需要按照國家憲法及選舉前制定的法律規則解決紛爭。二○○○年,美國總統選舉中,民主黨候選人戈爾在全國選票領先共和黨候選人布什。然而,布什卻在佛羅里達州中僅以一千七百八十三票獲勝,得到佛州二十五張選舉人票後剛剛足夠成為美國總統。戈爾原本希望佛州重新點票,而佛州最高法院亦以四比三同意。但布什上訴至聯邦最高法院,指出佛州最高法院的判決違反憲法。最後布什獲勝,戈爾也承認選舉失敗。筆者認為,九月份的香港立法會選舉可能因候選人資格而引起法律爭議,香港的最高法院亦可能有所判決。我們需要思考及討論地方最高法院判決能否違反國家憲法的問題。

  在國家憲法的基礎下,我們可以再細分為選舉權及投票權。一般而言,公民的選舉權資格會比投票權資格更為嚴格。以美國為例,十八歲的青年可以有權投票,但要等到三十歲才有資格成為參議院選舉的候選人。這基於政治職能越高時,對候選人資格亦有所提升。現時,不少人認為選舉管理委員會要求候選人簽署「確認書」多此一舉。然而,從歷史角度看,美國各州對選舉人資格也有不同規定。例如,在康涅狄格州,成為選舉人需要能夠閱讀州憲法或法律任何一段,並舉行宣誓及辦妥選舉人登記手續。一些州份亦要求選舉人能夠書寫英文。

  近十年來,不少地區的民主選舉出現各種毛病,有學者認為,其中一個原因可能與年輕一代晚婚及離婚有關。當人們普遍沒有獨立養家活口的觀念甚至經歷過動亂,他們對政治的想法是有所不同的。現在,即使是西方民主制度及選舉法規都有不少需要改善的地方。日裔美籍學者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最新的著作中指出,美國現今的法官、律師、政黨人士及非政府組織的質素影響美國的政治制度。香港政治制度繼承英美的傳統,也需要思考如何不斷改善香港的選舉及政治制度內的各項細節,以適合香港的社會情況。

  第二,社會領袖、政黨及專業人士有責任尊重及維持政治及選舉制度。一些人可能有一種朦朧的感覺,認為實行及維持有效民主制度的責任全都由政府承擔。然而,現實的議會民主制度內,當選的都是社會地區領袖、政黨人士及業界精英。一個議會民主制度是否成功,從選民至各階層領袖都有責任。

  今年參選立法會選舉增設「確認書」後,有人認為,即使候選人簽署了選舉「確認書」,也不一定代表理解當中的內容,二至三年後可能改變「內心」意願。不過,讀者可以細心思考,「確認書」沒有艱深的內容,若然參選人簽署前不明白「確認書」的內容及其意義,大眾或可合理懷疑參選人是否有足夠的讀寫理解能力,應付當選後在立法機構內的大量文件。事實上,一些國家規定國會議員代表需要在精神及健康上顯示有能力處理公務,否則,政治代表將不能參選甚至當選。

  同時,在選舉過程中,傳媒有責任向市民發放正確及合法的信息,不能誤導大眾參與涉嫌違反法律的行為。筆者認為,傳媒在社會各項民生政策可以有不同的聲音。然而,言論自由不能超越國家法律,若然傳媒隨便向大眾散播錯誤的信息而影響政治及選舉制度,政府或需要採取法律行動,令傳媒尊重法律,對言論負責。香港是一個法治社會,沒有人能夠超越法律。由於現時已經有個別人士表示不會簽署選舉「確認書」,而且會在選舉過程宣傳「港獨」理念。香港傳媒報道時必須非常謹慎,否則或會同樣面對法律責任。

  不簽確認書失去參選資格

  第三,若然候選人涉嫌犯罪或正等待法庭審判,候選人能否參選並有資格進入香港的立法機構。香港《基本法》第七十九條明確寫出,立法會議員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區內或區外被判犯有刑事罪行,判處監禁一個月以上,並經立法會出席會議的議員三分之二通過解除其職務。然而,現時在社會上似乎沒有多討論在什麼情況下,立法會候選人的資格會遭到取消。另外,若然有意參選立法會的人士最終不願意簽署《基本法》確認書,他們失去參選資格後或令個別選區出現參與人不足的情況。在此情況下,政府需要準備補選的相關程序,令立法會議員能夠維持現時的格局。

  最後,筆者認為,香港在回歸前的殖民地教育及社會環境等因素,或會令參選人及選民對國家的觀念感到模糊。面對這樣的局面,我們需要多思考如何確保香港回歸後的選舉制度運作順利,這對香港的政治、經濟及社會發展都起着重大的作用。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博士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