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大行錯估中國經濟

時間:2016-07-16 03:15:28來源:大公網

  圖:中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消費與服務業逐步成為經濟增長主引擎

  面對今年來環球經濟與金融市場持續動盪不安,中國仍能交出一份比預期為佳的經濟成績單。今年第二季GDP同比增長百分之六點七,與首季度持平,環比增長百分之一點八,比首季高出零點六個百分點,顯示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的勢態,當中消費與服務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主引擎,抵銷了固定資產投資放慢與外貿出口下滑的不利影響。

  上半年中國經濟勝預期

  今年世界經濟下行趨勢持續,不明確因素有增無減,對於正處於經濟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轉型的中國而言,上半年經濟保持百分之六點七增長,確實並不容易,反映中國經濟有能力應對外部經濟逆風,預計今年可達到百分之六點五與百分之七增長目標。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經濟表現總體平穩,一定程度增強市場對中國經濟前景信心,內地股市與港股昨日反覆上升,而人民幣兌美元離岸價表現則靠穩。至於唱空中國經濟的大行又再一次認錯,急忙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

  野村大幅上調經濟預測

  野村證券原本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百分之六,在半年經濟成績表公布之後,迅速修訂預測,調高中國今年經濟預測至百分之六點五。

  事實上,在經濟新常態之下,即使目前中國經濟增速為七年來最慢,但也不用大驚小怪,着眼點應放在經濟增長質量,及結構不斷優化以及產業升級轉型方面。昨日公布的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成績單,當中有不少亮點值得留意。

  結構優化產業升級轉型

  一是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消費與服務業逐步成為經濟增長主引擎。上半年第三產業(服務業)佔GDP比重增加至百分之五十四點四,消費支出對GDP增長貢獻增加至百分之七十二點四,可見經濟增長模式由投資與出口拉動,逐步轉變為消費與服務業驅動。

  事實上,上半年零售總額保持雙位增長,達百分之十點三,而第三產業GDP增長百分之七點五,抵銷了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放慢至百分之九以及外貿出口下跌百分之二點一的不利影響。

  二是產業升級轉型持續加速。雖然上半年工業增加值增長百分之六,惟高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增加值分別勁增百分之十點二與百分之八點一。

  三是供給側改革穩步推進,去產能、去庫存成效初顯。上半年原煤、粗鋼產量同比下降百分之九點七與百分之一點一。截至五月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成品存貨下降百分一點一,而截至六月底止,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較三月底減少二千一百萬方米。

  儘管中國經濟基本保持穩定,但在結構轉型過程中,今年下半年難免有起伏與波動,民間投資與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放慢,可能拖着經濟增長的後腳,況且英國脫歐餘震未了,歐洲又同時面對恐怖襲擊與難民潮問題,世界經濟形勢嚴峻,中國存在經濟下行風險,幸好財政與貨幣政策遠比發達國空間為大,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在合理區間內運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