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景陽岡打虎前,武松先在「三碗不過崗」酒館連喝十八碗酒,又吃了好幾斤熟牛肉。讀此情節,心想好在這家酒館不是今天的自助餐模式,要是能無限續酒續肉,店主看到武松這般能吃能喝,萬一露出不悅之色被武二郎瞅見,很有可能「醉打蔣門神」變成「醉打酒館主」,而「血濺鴛鴦樓」前先發生「血濺景陽岡」事件。
近日,鄭州麵館「續麵事件」持續發酵,事源三名女子帶着四名兒童在鄭州一家餄餎麵館就餐,第三次續麵時與店家起了爭執,女顧客在平台給麵館打了差評,店主霍某不滿,在網上發布了未打碼的相關視頻。經調解雙方原本達成和解,但風波未息,店主霍某又通過發布視頻和開直播方式,「陰陽」那七名顧客為「七匹狼」。這引起當地不少群眾圍觀,有人認為事件給鄭州抹了黑,還聚集到涉事麵館門口高喊「關門」。
餄餎麵是北方一種常見的麵食,將和好的麵放在一種漏孔工具裏,然後把麵擠軋成長條落在鍋中煮熟即可。對於熟練的餄餎麵師傅,一兩分鐘就能完成整個下麵入鍋的過程,加上麵粉價格不高,很多麵館用無限續麵來攬客留客。俗話說:「買的沒有賣的精」。以筆者曾在北方多年生活所見,隨着人們生活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一般一碗餄餎麵就能飽腹,有續麵要求的顧客比例並不高。遇到顧客要續麵,那位店主若轉變一下觀念,完全可以將此視為對自家餐館好吃可口的褒揚。而實際卻在客戶第三次續麵時拒絕續麵,還有不「豫」之色,並發視頻到網上,這很失體面,也影響外地對河南人熱情好客的印象。
顧客方面,三名女子帶着四名兒童消費了一百四十元,在麵食上利用規則點一份麵然後再續麵無可非議。但是,顧客續麵時也可以更體面一些,比如主動向店主先解釋一下孩子還沒吃飽,諸如此類,對於中原人而言也就是他們常說的「一句話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