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人幣匯價波動之謎/周 浩

時間:2016-07-08 03:15:56來源:大公網

  圖:人民幣匯率,有籃子而無區間,當然也談不上爬行

  年中已至,是個不錯的時機看看人民幣在過去半年的表現。不看不知道,一看也真的嚇了一跳,人民幣在過去半年兌一籃子貨幣的貶值幅度達到了5.8%。這可能是中國央行在過去半年來最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資本流出並沒有加劇,但匯率貶值卻有利於幫助經濟的成長。

  然而,在任何時刻,我們都要知道過猶不及。半年貶值5.8%,簡單的數學計算會告訴市場,人民幣在全年會兌一籃子貨幣貶值超過10%。這個時候的問題很簡單直接,人民幣到底是為了貶值而貶值,還是為了創造波動而貶值?

  換句話說,如果在這樣的時刻,人民幣能夠保持強勢,那麼市場就會形成人民幣雙向波動的觀點,而如果人民幣一路續貶,那麼市場就會認為人民幣會出現2005-2015年的單邊走勢,當然,現在的單邊走勢是單邊貶值。

  是時候來複習一下新加坡模式,在BBC模式下,新加坡元的匯率基本穩定,但遵循三個基本原則:basket(籃子),band(區間)和crawling(爬行)。貨幣籃子相對容易理解,其實就是設定好權重的一個名義有效匯率,區間代表了波動:沒有波動容易被市場投機,爬行則是代表了「穩定」:避免跳躍,慢慢爬行,不會給市場太大的詫異。

  現在匯率有籃子無區間

  現在的人民幣匯率,有籃子而無區間,當然也談不上爬行。所以市場會問一個問題,人民幣指數是否會存在一個區間,而不是永遠向下?

  坦白說,這個問題到目前為止沒人可以回答。但如果存在區間的話,目前的人民幣指數可能已經在底部區域。

  我們可以這樣去理解。在過去的很多年內,新加坡元的波動區間是+/-2%,具體原因有多種解釋,但一種可以被廣泛接受的解釋是這樣的區間與通脹目標相適應。按照這樣的邏輯,與中國設定的通脹控制目標相一致,人民幣籃子的波動區間應該設定在+/-3%左右。

  區間之外的另一個決定因素是斜率,斜率看起來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但理解起來也不難,如果說政策目標是每年讓貨幣升值2%,那麼就用2%除以365,就可以得出大致的路徑,而這個路徑上的每一個點可以被認為是「中點」,以「中點」為基準,上下設定交易波動區間,就可以獲取一個大致的交易空間。

  人幣兌籃子貨幣已貶5.8%

  如果將這些概念引入,我們就可以發現,假設人民幣交易波動區間為+/-3%,那麼目前的斜率指向至少是超過5%的貶值。簡單的數學計算顯示,每年5%的貶值,半年就是2.5%,加上3%的下方區間,上半年至多可以貶值5.5%,而現在人民幣已經對一籃子貨幣貶值了5.8%。

  所以,所有的問題回到了原點:如果人民幣指數的波動沒有區間,那麼以上的所有討論都是沒有意義的,市場也會據此形成人民幣將長期貶值的預期。

  如果人民幣指數的波動有區間,目前的波動幅度應該已經接近底部區域:一個超過一定貶值幅度(比如說每年貶值10%)的貨幣,市場會將其貶值歸類為「結構性貶值」。

  (作者為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