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創科路上/「未來香港」創科大賽總決賽舉行

時間:2025-11-10 05:01:52來源:大公报

  左圖:「未來香港2025」創科大賽總決賽暨科技人才論壇昨日舉行。右圖:昨日下午舉行的科技人才論壇,有眾多創科界人士出席。

  「未來香港2025」創科大賽總決賽暨科技人才論壇昨天在香港科學園高錕會議中心舉行,本屆大賽由香港科技青年聯合會主辦,吸引逾200家內地科技企業參賽,參賽項目聚焦人工智能、醫療健康、先進製造等前沿領域,多位特區政府官員與創科界人士出席。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香港的創新發展離不開制度優勢與人才支撐,特區政府會持續打造具競爭力的創科生態,推動創新與實業融合。他呼籲市民把握12月7日立法會選舉機會投票,履行公民責任。香港科技青年聯合會創會會長胡盛龍表示,科技創新與資本市場結合至關重要,聯合會正協助內地臨港科創產業園探索新型融資路徑,並計劃推動企業在港申請上市。\大公報記者 邱梓茵、邵淑芬(文) 林良堅(圖)

  本屆大賽獲獎團隊除可分別獲得1萬至5萬港元獎金外,更有機會獲得「未來香港」創科基金500萬港元投資;同時,主辦方還將為獲獎團隊提供申請政府資助項目、香港科學園/數碼港培育計劃,以及高才、優才、專才等來港人才計劃的免費指導服務。

  孫玉菡籲12.7投票 履行公民責任

  孫玉菡在頒獎禮致辭表示,香港擁有金融、法律及國際聯繫優勢,未來發展關鍵在於創新驅動與人才培育,香港需要打造國際人才高地和創科樞紐以適應全球發展趨勢,勞工及福利局和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也將積極協助科技人才來港發展,共同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他指出,只要社會保持開放包容,香港定能在創科領域開創新天地。

  孫玉菡強調,香港社會的多元性是城市活力的重要來源,「新舊香港人只是相對概念」,他鼓勵來自不同地區的年輕專才融入本地、共同建設未來。立法會選舉將在12月7日舉行,孫玉菡呼籲市民踴躍投票,履行公民責任。

  胡盛龍致辭表示,香港科技青年聯合會秉持「共建共享」精神,過去四年持續推動多屆創客賽事,見證香港青年創新力量的茁壯。他指出,本屆賽事新增福州與無錫兩個賽道,分別聚焦人工智能醫療及先進製造環保能源領域,旨在推動港青與內地創科交流及產業對接,讓香港創客不僅能扎根本地,也能通過香港走出去,貢獻國家建設。

  胡盛龍:推動內地科企來港上市

  胡盛龍認為,當前世界正處於「百年變局」,科技創新與資本市場結合顯得尤為關鍵。他強調香港在金融靈活性與國際資本聯繫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有助科創企業實現「虛實共生」,推動新一代產業融資模式的發展。他透露,聯合會目前正協助內地閩港科創產業園探索新型融資路徑,並計劃推動相關企業赴香港申請上市。

  河南中科清能科技有限公司憑藉深低溫技術研發項目奪得此次比賽冠軍,該公司創始CEO潘偉偉介紹,深低溫技術是指零下253度以下的低溫製冷技術及其相關探測技術,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氫和氦的低溫技術。這是一項典型的共性關鍵支撐技術,在氫能核聚變、量子計算、高端芯片、高端醫療等領域發揮着決定性的關鍵支撐作用。

  蘇州英諾科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時控吸收鎂合金」項目獲得亞軍。公司負責人時晨介紹,針對傳統金屬植入物需通過二次手術取出的痛點,團隊自主研發的時空降解鎂合金器械,可幫助患者實現「一次治療、完全康復」,不僅能減輕患者身心負擔,還能提高醫院病床周轉率、降低醫保支出。目前,該產品已獲得美國IPM認證及中國創新醫療器械通道資格,是內地唯一獲得中美雙創新認證的鎂合金骨科產品。

  廣東清瀾華創新技術有限公司的高純鍺探測器項目贏得季軍。公司負責人王振華表示,該項目打破了我國在探測器領域五六十年來依賴進口的困局。依託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公司於2024年在廣州黃埔基地實現高純鍺探測器量產,並自主突破零下200度製冷、真空密封等核心技術,目前已向核電、軍工領域交付100餘套設備。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