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金融中心地位牢固\中國銀行副董事長、行長陳四清

時間:2016-07-06 03:16:10來源:大公網

  目前,亞洲金融體系處在重構過程中,國際上貨幣政策的分化,對亞洲的金融發展有較大影響。美國處在加息的通道,儘管很慢,但會導致亞洲資本的外流;匯市、利率的走勢,也使亞洲的負債成本越來越高,這對銀行經營是不利的,也給銀行家帶來新的思考。

  亞洲只是一個地理上的概念,亞洲是多樣化的,可以用「區塊鏈」這個概念來解釋,它是不同的區塊構成的亞洲。

  中東由於政治上的動盪和目前的社會環境,經濟環境是比較差的。日本在危機以後,想通過安倍經濟學的刺激,也沒有達到預想的結果。

  印度的增長速度比較快,但也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整個東盟的經濟也處在一個整合的過程當中。中國經濟處在一個高增長的轉型期。

  亞洲金融體系,雖然沒有形成一個成熟的整合,但亞洲金融市場還是比較發達的。除香港以外,我們還有上海,還有東京、新加坡、迪拜,構成了一個亞洲的金融市場,用我們的金融體系來整合亞洲的金融市場,未來是非常有希望的。

  有四大優勢

  亞洲相對來講金融的含量並不是很高,無論是股票的市值佔GDP的比重,還是債券市場的發行量佔GDP的比重,都還不高,老百姓的儲蓄率還比較高,所以我們可以尋找很多新的機會。而亞洲經濟增長保持在6%以上,給銀行經營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大的空間。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是牢固的。

  香港有四大優勢:

  一是香港金融監管體系很健全;

  二是香港的金融要素和金融市場也是很發達的,金融機構也很完善;

  三是香港作為最大的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優勢,這是最大的優勢;

  四是香港金融要素的增長也是很快的。

  內地金融市場的開放,不會影響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香港有自己的優勢和價值。

  有人認為上海迪士尼會影響香港迪士尼,但在資本市場和金融中心方面不會這樣。

  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的門打開了一條縫,但門沒全敞開,什麼時候全敞開,要看開門的速度。但內地不論怎麼樣開放資本市場,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都不會動搖,未來的金融市場潛力在香港還會很大。

  中國銀行正在建立以香港為中心的亞太區域的新架構。中行最近做了兩件事,一是賣掉南商,二是把東盟六個國家的機構整合到中銀香港,使中銀香港從過去的城市銀行變成一個區域性的銀行。

  這兩件事,既有利於中行整合區域中心,也有利於鞏固和加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中行將附屬公司在香港上市,也會將銀團貸款、併購業務的中心擺在香港,以提高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提高香港作為一個金融市場參與者的分量。

  故此,中國銀行對亞洲經濟增長充滿信心,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充滿信心,並致力於將中銀香港由城市銀行轉型為區域性銀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